当前位置:会计题库>会计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甲公司本期以自产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甲公司的A产品成本3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7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乙公司的B产品成本2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80万元,消费税税率5%,交换过程中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

A . 278.30万元
B . 280万元
C . 276.80万元
D . 249.81万元

运价的形成机制包括的内容主要是() 运价制定、调整和管理的主体。 运价变化规律。 运价形成方式。 运价形成内涵。 运价的构成要素。 按照西方通货膨胀学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 A、货币购买力需求相对过多。 B、货币购买力需求相对过少。 C、产品成本提高造成物价上升。 D、银行自身信用。 与工农业生产相比,运输业产品价值的构成和实现具有()特点 运输业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构成运输业产品价值的材料不是用于制造产品本身,而是用于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运输业产品价格有批发、零售等不同形式。 运输设备损耗的价值补偿对运输价值影响较大。 运输价值的创造过程也就是其实现过程。 运输价值应等于运输成本。 在负担能力定价中() 高价值商品制定较高运价。 低价值商品制定较低运价。 待运商品的价值与运价无关。 要以运输成本为基础定价。 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把()视为通货膨胀率。 A、货币供给量增长率。 B、市场供求状况。 C、物价上涨率。 D、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 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甲公司本期以自产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甲公司的A产品成本3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7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乙公司的B产品成本2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80万元,消费税税率5%,交换过程中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300-30)+10=280(万元)
【该题针对“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