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72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大心率
【答案】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又称极限心率)。最大心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増加而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减少次/分,因此可以粗略地用下列公式表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最大心率(次/分)=210-0.8×年龄。
2. 最后公路
【答案】最后公路是指位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脊髓运动神经元既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同时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质等各级高位中枢下达的有关调控运动的各种指令,最后由该运动神经元发出适宜的传出冲动引起所支配的肌肉收缩,从而实现各种反射和随意运动。
3. 女运动员“三联征”
【答案】女运动员“三联征”是指女性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影响下以连锁形式出现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膳食紊乱、闭经和骨质疏松。“三联征”发生的可能原因是当能量摄入不能满足运动耗能需求时,引起体内能量再分配,此时机体牺牲耗能较高的生殖系统从而支持运动的能耗。
4. 白细胞分类计数
【答案】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又称白细胞分类。白细胞依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
5. 运动技能
【答案】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群间的协调性,也就是大脑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运动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6. 交互抑制
【答案】交互抑制是指当支配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传入冲动的兴奋,而支配其诘抗肌的神经元则受到这种冲动的抑制的生理活动现象。人行走时,左右脚交替行动,相应的中枢就存在
着交互抑制的协调关系。
7. 重吸收作用
【答案】重吸收作用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内时,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
8. 通气阈
【答案】通气阈是指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简称VT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气体代谢的各种指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血乳酸浓度急剧增加时,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发生非线性的上升,可用这种变化的特点来判断乳酸阈的发生。因此,通气阈是无损伤测定乳酸阈常用的指标,一般多采用肺通气量急剧上升的开始点来确定。
9. 低渗溶液
【答案】低渗溶液是指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正常人在体温血浆渗透压约为
10.胆固醇逆向转运
【答案】胆固醇逆向转运是指高密度脂蛋白(HDL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进行代谢的过程。通过该转运方式可将沉积在血管内膜上的胆固醇转运出血管,达到清除血垢、清洁血管的功能,从而维持血脂平衡。
二、简答题
11.试述三大能源物质的生理功用。
【答案】人体三大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的生理功用
①供给人体热量
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②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
(2)脂肪的生理功用
①供给人体热量
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由脂肪所产生的热量约为等量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
②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
脂肪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中含有很多脂肪。脂肪在体内还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形成磷脂、糖脂等。
③调节生理机能
因为脂肪不是良好的导热体,所以皮下的脂肪组织构成是保护身体的隔离层,能防止体温的
放散。所以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脂肪还可以为身体储存“燃料”作为备用,吃进脂肪以后,一时消耗不完的部分可以存在体内,等身体需要热量时再利用。
④保护内脏器官,滋润皮肤,防震,溶解营养素
有些不溶于水而只溶于脂类的维生素,只有在脂肪存在时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蛋白质的生理功用
①构造人的身体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都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
②修补人体组织
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机体衰退。
③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
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红血球更新速率250万/秒)、脂蛋白一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
12.试比较骨豁肌牵张反射的两种类型。
【答案】(1)腱反射
①腱反射受快速、短暂牵拉刺激,其感受器在肌梭中核袋纤维,传入纤维为la 。
②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
③腱反射的效应器为梭外肌快肌纤维。
④腱反射效应迅速、明显、同步性收缩,并有明显缩短。
⑤腱反射的生理意义为:增加肌力,可用于检查反射弧完整性及高位中枢病变。
(2)肌紧张
①肌紧张受缓慢、持续牵拉刺激,其感受器在肌梭中核链纤维,传入纤维为
②肌紧张为多突触反射。
③肌紧张的效应器为梭外肌慢肌纤维。
④肌紧张的反射效应为轻度、持久、交替性收缩,无明显缩短,主要是肌张力增高。
⑤肌紧张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姿势,可用于协助中枢和外周神经疾病诊断。
13.简述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答案】心输出量的大小决定于心率和每搏输出量,而每搏输出量又决定于心肌收缩力和静脉回流量。因此,心率、心肌收缩力、静脉回流量都可以影响心输出量的大小。
(1)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心率加快和每搏输出量增多都能使心输出量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