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有何特点?
【答案】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法律具有阶级性、广泛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1)阶级性是指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本质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广泛性是指法律的控制范围遍及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强制性是指法律的实施以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作为保证,对于触犯法律的社会成员,国家将运用强制力量子以制裁和惩罚;
(4)稳定性是指法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不变的,因为法律从酝酿到制定有严格的程序,而且法律的稳定性也有助于执法严明、规范明确,有利于社会稳定。
2. 简述文化的基本功能。
【答案】(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2)文化的功能:人类是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来的,文化在它所含盖的范围内、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文化的整合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境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自己的行动。
②文化的导向功能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在群体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能会采取多种行为,或者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什么是合适的行为和行为方式,这必须通过共享文化来做出判断。③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文化是人们在以往的共同生活中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仍然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
④文化的传续功能在仟何社会中文化都有传续功能,其机制是文化占有者通过社会化等方式
“迫使”下一代或后来者认同本群体、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和行为规范。后者在接受这种文化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在这种背景下生活的“知识”。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3. 简述帕森斯的AGIL , 功能分析模型。
【答案】(1)AGIL , 框架是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立足点是:无论是整个社会行动系统,还是构成社会的小群体、家庭和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其运行中既要求着也发挥着某种特定的功能。把这些具有一般共性的功能要求和功能作用概括出来,就建立了一种关于一般系统的结构功能框架AGIL 框架。然后这种框架可以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系统、子系统或社会结构的功能。
(2)A 适应,即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功能,包括对环境给系统的限制和压力的顺应,以及对环境的积极改造; G 目标达到,即社会系统确立总目标的功能,社会系统确立了总目标,可以把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集中指向某种目的; I 整合,即协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使它们达到某种程度的团结而开展有效的合作; L 潜在的模式维持,即根据某些规范与原则,维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
(3)AGIL , 框架可预测社会系统运动及其功能发挥的阶段性。社会系统运动的动因在于内部的紧张,而内部紧张又与外部环境压力有关。因此,可以说社会系统运动是由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关系造成的。社会系统一定处于特定的外部环境中,也一定存在某种内部结构关系,社会成员在受内外各种规定性限制的系统中,不仅有实然性的认知,而且有理想性的要求。理想要求同系统现存状态一定存在某种不一致,当社会成员根据理想要求采取社会行动时,社会系统就开始了运动,各种结构功能也就发挥了作用。
4.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答案】(1)发展逻辑的改变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将“早发展”国家称之为“内源发展者”,把“后发展”国家称之为现代化的“后来者”。
①现代化的“后来者”的优势:
a. 他们不是在未知领域内探索,因而对于自己的行动方向能够具有更为明确的概念;
b. 有可能直接采用和借鉴甲发现代化国家已经形成的计划、技术、设备和组织模式;
c. 存在着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性;
d. 后来者国家的领袖可以通过展示其他国家或地区已达到的成绩而加强其领导;
e. 可以从己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获得资本和技术上的帮助。
②“后来者”面临的不利因素:
a. 为了进入现代化过程,后来者必须一开始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从事许多事情;
b. 为了缩短与己现代化国家的在发展程度上的距离,后来者们往往需要使自己的生产能源、
材料、技术等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转变,使之能够接近早发现代化国家己有的水平;
c. 迅速赶上己现代化国家的高期望,与后来者同早来者之间实际上可能始终存在的发展距离,很容易在后来者国家的人民中引发失望情绪。
③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是:
a. 大规模行动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无法靠民间私人力量在短期内迅速积累起来,必须要有国家的介入;
b. 大规模的行动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迅速的社会变化需要更加有效的集中控制和协调。
(2)“后发展”国家的经济特征“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时间短、规模大、内容多、社会动员程度高等特点,它在资金的筹措、行动的协调、过程的控制和秩序的维护等方面都对现代化过程的推动者、组织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后发展”国家的政治特征为了降低政治的不稳定性,维护社会秩序,也为了应付“同时性”现代化所提出的严重挑战,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高度有效的中央政权存在,由它来组织和控制整个现代化过程。
5. 如何理解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
【答案】全球化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涉及多种学科、具有多种维度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在全球化的压力和挑战之下,对我国的民族主权、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关系产生了影响。
(2)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科技、管理理念等对我国的现代化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总之,全球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过程,是一个客观的、正在发生的历史过程。它继承了从16世纪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对我国而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努力发挥其对我国有利的一面,尽可能规避小利的一面。
6. 试分析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答案】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包括:
(1)环境问题从中国的情况看,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具体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风沙、生活垃圾污染、绿化不足、森林破坏、公共场所污染、农药污染、荒漠化、工业垃圾污染、海域污染、野生动植物减少、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等。
(2)人日问题
①人口数量庞大从数量方面看,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基数庞大、育龄人群比重高以及在此基础上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落后行列,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则给我国人民的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社会福利等力一面造成很大压力,成为许多其他社会问题的根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