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同济大学法学院857法学综合二(法理学、刑法、经济法、诉讼法)之《经济法》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广告代理

【答案】广告代理是指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委托广告经营者设计、策划广告,广告发布者通过广告经营者承揽广告发布业务的形式告。即广经营者(代理方)在广告被代理方(广告客户)授予的代理权限内,以广告被代理人的名义所开展的广告活动。

2. 价格构成

【答案】价格构成,又称价格结构,即形成商品价格的各种要素及其组成情况,具体的价格构成应包括生产商品与提供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税金、利润以及正常的流通费用等。

3. 预算外资金

【答案】预算外资金是指相关主体为了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虽然未纳入国家的预算管理,但它属于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或单位的自有资金。

4. 证券

【答案】证券是一个涵义很广的概念,它是用以表明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债权的凭证的统称。证券持有人凭证券所载内容有权取得相应的权益。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证券做不同的划分,从证券的内容上证券可以分为商品证券和价值证券,价值证券又分为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证券法上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我国主要证券立法中证券的范围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券以及其他经国务院依法认定的证券。

5. 村民委员会

【答案】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或镇所辖行政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产生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6. 经济法的法域属性

【答案】经济法的法域属性是指经济法应当纳入何种法域,公法还是私法,甚至是第三法域。经济法律规范是以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这种经济关系具

有特殊性,因此关于经济法法域属性也存在着争议。有主张“公法”,有主张“社会法”,还有卞张不同于“社会法”的第三法域。

二、简述题

7.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1)产品质量是产品所应具有的、符合人们需要的各种特性,在我国,产品质量,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

(2)《产品质量法》第13条具体规定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保障安全、健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要实行强制性标准。除此之外,可实行一般性的、非强制性标准。

8. 我国《反垄断法》禁止哪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答案】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所实施的限制竟争的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禁止以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①垄断高价,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以远高于平均利润率的利润率确定其销售价格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

②垄断低价,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以远高于平均利润率的利润率确定其购买价格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表现不同,实质一样,都是以牟取超额利润为直接目的。构成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交易价格对应的利润率远高于平均利润率。

(2)掠夺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直接目的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为。构成掠夺性定价行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②经营者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价格低于成本价;

③采用低于成本价的直接目的是排挤竞争对手;

④没有正当理由。

(3)拒绝交易

拒绝交易,是指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

(4)独家交易

独家交易,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包括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以及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

(5)搭售

搭售,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销售其市场份额高的商品和服务时,搭配销售其

市场份额低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6)差别待遇

差别待遇,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

设定不同的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的行为。认定差别待遇,不仅要看行为主体是否具备市场支配地位,还要看被给予差别待遇的交易相对人的条件是否相同,还要看该行为是否以排除或限制竞争为目的,且客观上具有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后果或者相应的可能性。

9. 简述违反行业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的责任。

【答案】(1)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及《国家赔偿法》等,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时的违法责任作了规定。

(2)行业中介组织的责仟

行业组织违反行业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的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此外,行业组织成员违反行业内自律管理制度的,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三、论述题

10.试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

【答案】法律的价值是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立法者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亦即立法者通过这种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调整所要达到的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一种类型的法律,亦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即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交易安全和消费者福利。

(1)安全价值

安全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则产安全。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其身体健康状况不会因经营者或其提供的商品、服务受到不良的影响。基本内容包括:不受不合理危险的侵害; 不受不卫生因素的侵害; 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消费者安全是消费者的最基本利益形态,现代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一不是从消费者安全保护这一原点发展起来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一基本价值的:

①从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出发,对各种消费品的生产、销售、保管及消费服务的提供方式等提出基本的安全要求,促使经营者严格按这些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②通过各种市场管理制度,防止不安全、不卫生的商品流入市场,及时清除消费市场中的不安全商品和隐患,使消费者的安全能获得充分的保障。

③通过各种消费教育和消费信息提供制度,促进消费信息的传播,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保证消费者掌握使用、消费商品、服务的方法,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通过产品责任制度及其他消费者救济制度,加重经营者的责任,使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充分考虑消费者安全,并为消费者提供获得充分补偿的机会。

(2)交易公平价值

交易公平是指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的交易中能够获得公平、平等的对待,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