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山水相依,水面平静如镜,山势绵亘蜿蜒,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著名园林是( )。
A. 杭州西湖
B. 扬州瘦西湖
C. 无锡寄畅园
D. 北京颐和园
【答案】A
【解析】杭州西湖山水相依,水面平静如镜,山势绵旦蜿蜒,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美誉。B 项,扬州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而得名。C 项,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是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D 项,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海淀区,占地290公顷,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园林和清朝的行宫。
2. 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最早确立自然山水园林形态的时期是( )。
A. 魏晋南北朝
B. 南宋
C. 清初
D. 中唐
【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社会的风尚,那些身居庙堂的官僚士大夫们“不专流荡,又不偏华上; 上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为满足避免跋涉之苦、保证物质生活享受而又能长期占有大自然山水风景的愿望,除了在城市近郊开辟可当日往返的风景游览地之外,最理想的办法莫如营造“第二自然”—园林。于是,官僚士大夫纷纷造园,门阀世族的名流、文人也非常重视园居生活,有权势的庄园主亦竞相效尤,私家园林便应运而兴盛起来。经营园林成了社会上的一项时髦活动,出现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的情况。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是运用了( )的手法形成的。
A. 障景
B. 对景
C. 借景
D. 漏景
【答案】A
【解析】障景是一种,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景物。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4. 江苏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在园林构景中属于( )。
A. 对景
B. 添景
C. 借景
D. 漏景
【答案】C
【解析】借景是指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达到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效果,寄畅园运用此方法构景。A 项,对景是指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或构景方法; B 项,添景是指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为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D 项,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若隐若现,含蓄雅致的构景方法。
5. 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最早形成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三大园林体系并行发展格局。此时期被誉为中国园林的转折期( )。
A. 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园林的规划设计由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承秦汉余绪,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的风景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
6. 所谓“梅花亭”、“扇亭”等,一般来说是按亭子的( )来分的。
A. 屋顶形式
B. 平面形状
C. 所处位置
D. 所起作用
【答案】B
【解析】在建筑艺术上,亭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矩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 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檐亭、攒尖亭、孟顶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7. 广东的清晖园始建于( )时期。
A. 元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其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 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淡雅素净的风格的园林是( )。
A. 皇家园林
B. 私家园林
C. 寺观园林
D. 岭南园林
【答案】B
【解析】私家园林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A 项,皇家园林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C 项,寺观园林是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具有公共性,空间容量浩大,具备深远、丰富的景观和空间层次。D 项,岭南园林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9. 苏州四大园林中以水景取胜的是( )。
A. 沧浪亭、狮子林
B. 狮子林、拙政园
C. 拙政园、留园
D. 拙政园、沧浪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