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617社会学研究方法(含统计)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同期群研究
【答案】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
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2. 定序测量
【答案】定序测量又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定序测量不仅能够像定类测量一样,将不同的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还能反映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它的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或者<),它比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高一个层次。定序测量所得到的信息比定类测量所得到的更多。同时,定序测量除了具备定类测量的对称性(即区分同类与不同类)以外,还具备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是指甲对乙具有某种关系时,并不等于乙对甲也具有这种关系。
3. 效度
【答案】测量的效度又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属性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是指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当一项测量所测的正是它所希望测量的事物时,说明这一测量具有效度,或者说它是一项有效的测量; 反之,则称为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小具有效度。测量的效度具有表面效度、准则效度和构造效度三种不同的类型。
4. 李克特量表
【答案】李克特量表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或者“赞成、比较赞成、无所谓、比较反对、反对”五类. 分别记为1, 2, 3, 4, 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5. 正式访谈
【答案】正式访谈是无结构访谈的一种,是指研究者事先有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预约的访谈。正式访谈通常需要按事先拟好的提纲进行,这种提纲中列出了一些根据研究文献和研究者个人经验认为应该了解的各种方面的问题。但提纲通常只起到某种提示作用,访谈的实际进程仍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6. 准则效度
【答案】准则效度又称实用效度或经验效度,它是指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进行比较所得到的效度。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其效度系数就高,说明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
7. 二次分析
【答案】二次分析又称第二手分析,是指对那些由前人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一次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出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
(2)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小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8. 研究方式
【答案】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通常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①调查研究; ②实验研究; ③实地研究; ④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9. 市场调查
【答案】市场调查是指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利润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商标的宣传效果等等所进行的调查。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的。
二、判断并改错
10.在实验研究方法中,索罗门三组设计可以排除实验之外因素的影响。
【答案】错误。
【解析】尽管三组设计己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仍存在缺陷。因为除了前测、实验刺激,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这些出现在实验内部结构中的因素外,还存在实验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控制组1的差分中(75-85), 并不完全是前测的影响,它可能还包括我们所不知道的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同样,在控制组2的差分中(60-85), 也并不完全是实验刺激的影响,它也还可能包括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索罗门三组设计没有排除实验之外因素的影响。
11.《自杀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
【答案】错误
【解析】《自杀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名著。
三、思考与实践
12.统计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社会研究常常需要进行多变量分析?
(1)统计检验的目的 【答案】
社会调查往往要涉及大量的变量,并包括众多的个案,而且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就使每项调查所要处理与分析的数字信息量十分庞大。处理并理解这么多信息资料是极其困难的,必须设法提炼压缩,找出其内在的特征。统计分析就是帮助人们提高控制数字的能力,透过这些庞杂的数字和复杂的关系去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的一种有力的工具。
(2)统计分析的作用
①可对资料进行简化,通过描述统计对研究变量自身特征作出清晰的描述;
②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变量间关系是社会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统计分析为深入描述和分析变量间关系,进而达到理论解释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手段;
③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在社会研究中,大量的社会调查是抽样调查,如何由样本资料概推到总体,就成为抽样调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统计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手段,将样本资料推论到总体并能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即推断性统计。
(3)社会研究需要进行多变量分析的原因
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很少是单纯一对一的关系,一种现象的产生,往往需要用多种原因或多种因素进行解释,甚至是用一组相互有关的现象去解释另一组现象,有时这种解释还需要多层次。由于这种多元的相互联系更能反映社会现象联系的实际情况,因此多元统计分析成为深入研究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13.从《社会学研究》上选择一篇与你感兴趣的或你所熟悉的领域相关的研究报告,从该报告的导言部分读到结果部分,不要读其“结论与讨论”部分。你自己根据所读部分的内容写一个“结论与讨论”部分,并与原报告中的该部分比较。
【答案】(1)结果。即说明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
(2)讨论。即说明所发现的结果具有哪些意义,从这一结果出发,还能得到什么或还能继续做些什么。
(3)阅读一篇文章并运用以上知识对其研究并说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