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陕西古代刻书考

关键词:雕版印刷 刻书 文化学术 书院

  摘要

陕西古代刻书考
胡明丽
摘要 书籍是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传递历史,传播文化,普及教育的必要手段,它的产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记录信息的方式。我国自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找寻记录信息的最佳方式,甲骨和青铜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还不能称之为书籍,因为它们并非以传播文化为目的,或者难以获取,或者难以携带,都达不到普及、普遍的程度。因此这里所论的书籍应是在纸发明以后,以纸为载体的书籍。除了文字和纸的发明以外,书籍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比如笔和墨。而将书籍推向大众的一项技术就是印刷术,不管是雕版印刷术还是活字印刷术,都在书籍的出版、流传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也为普及知识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了一个文明的标志,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都不能离开古代的书籍史,而对书籍史的研究自然渗透着书籍产生的方式——印刷术的研究,因此对印刷术的研究是将这些研究深入化的基础,也是这些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虽然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尚无定论,但它作为一项技术一经应用,自然受到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影响以及各个地方学术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因此各朝代,各地方的雕版印刷术除具有其共性之外,也必然有自己的个性,有其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本文是关于陕西古代雕版印刷的研究,是一种追根溯源式的研究,讨论陕西雕版印刷自产生之后,在各朝代和各地区的特点和作用。而这样的研究不是停留在雕版印刷品的外在形式,如版刻的款式,字体的风格等等,更多的是对内容的研究,也就是对陕西各个时期雕版印刷的成果即所出书籍做出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是关于陕西古代刻书的研究。由于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各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都将作用于雕版印刷,所以这些书籍必将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这项研究也将放置于各种制度及自然、文化环境中进行,以此来展现陕西刻书的特点和规律。
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陕西刻书的背景。主要论述了陕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陕西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有用雕版印刷出版图书的物质基础和学术氛围。
第二部分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兴起。从文献记载和实物发现两个方面证明了陕西在初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论述了宋元时期陕西雕版印刷发展的概况。
第三部分讨论了陕西明代的刻书情况。明代陕西刻书形成大发展之势,形成官刻、家刻、坊刻三大刻书系统。论述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对三大系统分别论述,考证出其所刻图书,并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四部分讨论了陕西清代的刻书。同样就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分别讨论,并对清代形成的陕西四大刻书中心进行了分析,从雕印书籍中总结它们的特点。
第五部分总结出陕西刻书的特点。从各朝代各地区雕印书籍的数量和内容上分析出陕西刻书具有与文教事业息息相关和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两大特点。
本文主要从各个朝代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教育背景入手,按时间顺序分阶段讨论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刻书活动及其特点,通过对陕西刻书的历史发展情况和规律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使今人了解刻书活动对陕西教育文化的意义,认识到刻书在陕西学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继承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从中汲取营养,并使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