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813管理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 , 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是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 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2. 人际技能

【答案】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并成为三大管理技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种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 制造资源计划

【答案】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 )是指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起来的系统。MRPI 工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原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考虑企业实际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库存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生产成本的加以管理。实现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2)MRP-II 是对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方法。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在闭环MRP 的基础上,集成财务管理功能。

(3)需求量、提前期与加工能力是MRP-II 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而在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的情况下,MRP-II 对需求与能力的变更,特别是计划期内的变动适应性差,

需要较大的库存量来吸收需求与能力的波动。

4. 信息

【答案】(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的。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形和曲线等。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信息也可能是数据。

(2)有用信息的特征

①高质量

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质量方面的要求又可细分为:a. 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 b. 高质量的信息应当是清楚的,信息的含义和内容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是清楚的; c. 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d. 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②及时

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的。及时的信息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这是对及时的信息的首要要求; ②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 ③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

③完全

信息的完全性要求包括:①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②信息必须简洁且详细,应该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二、判断题

5. 菲德勒认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会工作得更好。(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费德勒模型:环境非常好和非常不好时应使用以工作为主的任务型; 当环境适中时应采用以人为主的人际型领导方式。

三、简述题

6. 信息反馈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信息的反馈包括反馈信息的获取、传递和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环节看,信息反馈需要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1)反馈信息真实、准确

良好的反馈要求信息是真实的,要求管理者正确地理解反馈信息。不能把其他系统的被控制信息当作本控制环路的反馈信息,不能把失真信息当作反馈信息,也不能把反馈渠道中产生的一切信息都当作反馈信息。

(2)信息传递迅速、及时

反馈信息传递迟缓会影响控制措施的及时实施,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管理者应设法缩短反馈信息的传输通道,应准确把握控制环路中的信息反馈途径,并明确反馈信息源。

(3)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在较快地得到质量较高的反馈信息的前提下,管理者就有可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信息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从良好的反馈信息到良好的控制还需要管理者发挥自己和别人的聪明才智。

7. 你认为管理者通常要负什么领导责任?

【答案】管理者需要承担和其权力相对应的责任。

(1)因具有法定权而必须承担组织好部门工作的责任。法定权是企业内各等级领导职位所具有的正式权力,通常山企业组织按照一定程序和形式赋予领导者,管理者行使好法定权是展开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要承担起组织好日常事务工作的责任。

(2)因具有奖励权而必须承担对员工进行公平激励的责任。这是决定给予还是取消奖励、报酬的权力。在企业组织中,领导者对奖酬的控制力越大,对下属人员的奖酬方面拥有的权力就越大。但同时管理者需要对奖励行为负责,不能滥用权力。

(3)因具有强制权而必须对强制行使权力的后果进行负责。强制权是一种对下属在精神或物质上进行威胁,强迫其服从的权力,由这种权力性质可以看出,管理者需要充分承担这种权力行使所带来的后果。

(4)领导者具有统御权和专长权,这是靠个人魅力而形成的权力,管理者有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感召力,以实现高效的领导。

总之,权力与责任是匹配的,既然作为领导,那么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对部下的工作负责,一般来说下属出错,领导都需要担负连带的责任,领导作为代言人和传播者,需要有责任意识。

四、论述题

8. 简述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答案】罗宾斯认为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关系,计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应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在计划与绩效的关系方面,迄今为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对组织绩效的研究表明,制定计划的组织对绩效的影响通常是积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说,有正式计划的组织总是比那些没有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更好。从这些研究中,我们能得出的普遍结论包括:

(1)一般来说,正式的计划工作通常带来较高的绩效、较高的资产回报率,以及其他积极的财务结果。计划给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使得他们的行动可以更加及时有效; 计划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和浪费,为企业节约资源。

(2)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通常要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贡献更大。计划的重点在于实施计划的过程,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死采取措施和行动保障绩效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