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交通大学财务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含报酬率法
【答案】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基本做法是:将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都换算成贴现值,然后令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求出内含报酬率,在不同投资方案的比较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 财务杠杆
【答案】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本的利用。企业的全部长期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所构成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变动的,在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本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管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首先都要扣除利息等债务资本成本,然后才归属于权益资本。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权益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可能给权益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有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
3. 直接融资
【答案】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通过金融机构融通资金,是企业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以取得资金。在直接融资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借助于融资方式直接实现资金的转移,而无须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直接融资的范围比较广,可采用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发行股票或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
4. 每股盈余无差别点
【答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是在计算不同融资方案下企业的每股收益(EPS )相等时所对应的盈利水平(EBIT )基础上,通过比较在企业预期盈利水平下的不同融资方案的每股收益,进而选择每股收益较大的融资方案。
5. 收入与利得
【答案】收入一般指公司营业收入,是公司正常经营过程中的所得。利得则是指股票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又称资本利得(capital gain )或资本损益。资本利得可正可负,当股票卖出价小于买入价时,资本利得为正,此时可称为资本收益;当卖出价小于买入价时,资本利得为负,此时可称为资本损失。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决定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因此,资本损益的取得主要取决于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同时与投资者的投资心态、投资经验及投资技巧也有很大关系。
6. 投资收益率
【答案】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表达式为
:
式中,尺为投资收益率,依NB 的具体含义,R 可具体为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
资净现金收益率等;K 为投资总额,
计算方法与
额,也可以是年利税总额等。
投资收益率在财务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指标。运用投资收益率法进行互斥选择投资决策时,应优选投资收益率高的方案;运用投资收益率进行选择与否投资决策时,应设基准投资收益率当项目可以考虑接受;若项目应予拒绝。投资收益率这一指标的特点包括:①简明易懂,容易计算,它所需的资料只是未折现净现金流量或年平均营业利润或税后利润及初始投资额;②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把第一年的现金流量看做与其他年份的现金流量一样,具有相同的价值,这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所回收的全部投资相同
,为第t 年的投资额,m 为投资年限;NB 为正常年份的净收益,按分析目的的不同,NB 可以是年利润总
二、简答题
7. 简述债券发行价格的决定因素。
【答案】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是发行公司(或其承销机构代理)发行债券时所使用的价格,亦即债券投资者向发行公司认购其所发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格。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有三种情况,即等价、溢价和折价。
公司在发行债券之前,必须依据有关因素,运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公司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债券面额。债券的票面金额是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最基本因素。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债券面额的大小。一般而言,债券面额越大,发行价格越高。但是,如果不考虑
利息因素,债券面额是债券到期价值,即债券的未来价值,而不是债券的现在价值,即发行价格。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债券的名义利率,通常在发行债券之前即已确定,并在债券票面上注明。一般而言,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发行价格就越高;反之,发行价格就越低。
(3)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两者往往不一致,因此共同影响债券的发行价格。一般来说,债券的市场利率越高,债券的发行价格越低;反之,就越高。
(4)债券期限。同银行借款一样,债券的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要求的利息报酬就越高,债券的发行价格就可能较低;反之,可能较高。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上述四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上述因素,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债券发行价格由两部分构成:①债券面额以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折算的现值;②各期利息(通常表现为年金形式)以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折算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 表示债券面额,即债券到期偿付的本金;I 表示债券年利息,即债券面额与债券票面年利率的乘积;表示债券发售时的市场利率;n 表示债券期限;t 表示债券付息期数。
8. 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分立、破产和解散。
【答案】(1)合并
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公司法》所规定的程序,合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
公司合并的形式有两种:①吸收合并指在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中,其中一个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A+B=A)。②新设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各自解散,在此基础上设立一个新的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新设的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原有几个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业务(A+B=C)。
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①董事会拟订合并方案; ②股东大会依照章程的规定做出决议;③各方当事人签订合并合同;④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⑤处理债权、债务等各项合并事宜;⑥办理解散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2)分立
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立是指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或其他原因而分开设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立可以分为:①新设分立:指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全部财产分割为两个部分以上,另外设立两个公司,原公司的法人地位消失。②派生分立:指原公司将其财产或业务的一部分分离出去设立一个或数个公司,原公司继续存在。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照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
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程序:①董事会拟订分立方案; ②股东大会依照章程的规定做出决议;③各方当事人签订分立合同;④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⑤处理债权、债务等各项分立事宜;⑥办理解散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3)破产
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由法院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申请,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的财产进行清算,将其公平清偿给债权人,并撤销法人资格,终止经营。
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提出破产申请。人民法院受理申请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案件后,如果认为该股份有限公司确已达到法律规定的破产条件,又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虽经达成和解协议,但仍无复苏可能的,人民法院依法以裁定宣告终止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资格,并清算、分配其财产,称为破产宣告。
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公司财产在清偿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