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国民经济学802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棘轮效应
【答案】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 )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
,即卜去容易下来难。 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十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2.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些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3. 总供给曲线
【答案】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
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得到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出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长期,资本积累的变化、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
4.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
【答案】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问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 MPS)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
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MPC+MPS=1。
5. 摩擦性失业
【答案】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卜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计算题
6. 假设政府减税500亿元,暂时不考虑挤出效应,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1)减税对总需求的最初影响有多少?
(2)这种最初影响之后额外的影响有多少? 减税对总需求的总影响有多少?
(3)与政府支出增加500亿元相比,减税500亿元的总影响有什么不同?
【答案】(1)因为不考虑挤出效应,所以减税对总需求的最初影响只影响到消费需求。
政府减税使得可支配收入增加500,即△Y 1=500,可得△C=0.8x△Y 1=400,即减税的最初影响是使总需求增加400亿元。
(2)由边际消费倾向β=0.8,税收乘数
,故可得:
即减税的最初影响之后的额外影响是使总需求再增加1600亿元,减税对总需求的总影响是使总需求增加2000亿元。
(3)△g=500,政府支出乘数,则有:
即政府支出增加500亿元,将使总需求增加2500,比同等数量的减税对总需求的总影响多500亿元。
7.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 ,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 n =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试求:(1}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的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5)当净出口从【答案】(1)可支配收入:变为,则消费函数为:
c=30+0.8yd =30+0.8(y-50)=0.8y-10
根据四部门收入支出模型y=c+i+g+nx,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政府支出函数及净出口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
解得:均衡收入y=600。
(2)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 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4)投资从60增至70时,将消费函数、新的投资函数、政府支出函数及净出口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
解得:新的均衡收入y=640。 此时净出口余额
及新的净出口函数代入方程式可得:
y=0.8y-10+60+50+(40-0.05y )
解得:新的均衡收入y=560。
此时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12。
。 (5)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政府支出函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