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615文学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_______自的《跋子瞻和陶诗》。

【答案】黄庭坚

【解析】黄庭坚的对苏轼的深沉悼念。《跋子瞻和陶诗》作于1102年八月,上年七月苏轼已病逝于常州。这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苏轼的深沉悼念。

2.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___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馀”表示赞赏。

【答案】杨亿

【解析】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骄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的“雄文博学,笔力有徐”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 辛弃疾的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并以豪放悲壮为主导,人们称之为“_______体”。

【答案】稼轩

【解析】辛弃疾以散文句法和经子诗赋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他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他的词无论长调或小令,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情和人格。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_______一书。

【答案】《论语》

【解析】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喻栋梁之材。凋,凋谢。意思是年岁最寒冷的时候,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凋谢的道理。

5. ___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描写人情与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开拓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新纪元。

【答案】《金瓶梅》

【解析】《金瓶梅》是我国明代长篇世情小说,成书约在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描写人情与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开拓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新纪

元。

6. 我国最旱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_______。

【答案】《尚书》

【解析】《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7. 《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刘基

【解析】刘基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主要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均收录在《诚意伯文集》中。作者往往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弊端,表达其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

8. 大历十才子中的“钱刘”分别指钱起和_______。

【答案】刘长卿

【解析】大历十才子中,钱起被公认为是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

二、简答题

9. 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意义。

【答案】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度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1)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

李煜直抒胸臆,略无讳饰,表现从生活里得来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在表现手法上多用白描,明白率直,改变了晚唐以来不少词人惯用的曲折隐晦的手法。周济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并称赞它“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王国维也称他有“赤子之心”,“真所谓以血书者也”,都是指的这一特色。

(2)本色和真情胜的自然流露

李煜词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通过具体的意境、形象,表现出人生中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感受、意绪和体验,因而能引起异时异地虽然具体的生活遭遇不同却同具愁和恨感情的人的共鸣。例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于那种离恨愁肠缠绵郁结、深远不绝的描写,就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和概括力,能道出各种各样抱愁怀恨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3)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写人、写景、写情,不流于空泛,使读者读来可感可触,特别是对一些抽象而难于捕捉的思绪情怀,因为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就能触发读者的联想,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写情来说,化抽象为具体,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可感的形象来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意绪和心境。如“粉英含蕊自低昂”,“百尺虾须在玉钩”,就通过自低昂的花枝和垂挂在玉钩上的长帘,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作者那孤寂的处境和慵懒而毫无生趣的心情。另一种是通过比喻,将很难表现的一种思绪,具体化为一种可感的视觉形象,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上面提到过的以春草比喻离恨,以东流的春水比喻长愁,就是很著名的例子。

(4)善于用白描的于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

语言自然、精炼、明净,在古典诗词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词句,明白如话,似脱口而出,实际是经过精心的提炼而不露一点痕迹,流畅而富于情韵,明净而含蕴丰富,小浅、小露、小生、小涩。

李煜词的文学史意义在于:

(1)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在李煌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煌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蹲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艺术手法上对后来豪放派词有影响。

(2)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夜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 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度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3)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 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 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4)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花间词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刚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10.陈祚明《采寂堂古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 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答案】这段话中子建即曹植,孟德即曹操,子桓即曹丕。此评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三曹,同时又准确得抓住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1)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