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医学院845生物化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硝酸还原作用。
【答案】硝酸还原作用是指硝酸态氮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氨的过程。
2.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途径(salvage pur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补救途径是指当从头合成途径受阻时,可以利用体内已有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是更经济的合成方式。
3. 染色质(chromatin )与染色体(chromosome )。
【答案】染色质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染色质中含有作为骨架的完整的双链DNA ,以及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RNA 。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和精细包装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简而言之,染色体是一个大的单一的双链DNA 分子与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NA 中含有许多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因。
4. 蛋白质拼接(protein splicing )。
【答案】蛋白质拼接是指将一条多肽链中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切除、同时将两端的氨基酸序列连接在一起的翻译后加工方式。
5. 辅酶Q 。
【答案】辅酶Q 在呼吸链中起传递氢作用,是一类递氢体,也是呼吸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组分。,不同来源的泛醌只是侧由于生物界广泛存在,又属于醌类化合物,故称泛醌(ubiquinone ,UQ )链(R )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不同。
6. 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 )。
【答案】高血氨症是指尿素循环中有关的任何一种酶活性完全或者部分缺乏,都会导致其底物在体内过度积累,造成血氨浓度明显升高的一种症状。
7. 终止密码子。
【答案】终止密码子是指任何tRNA 分子都不能正常识别的,但可被特殊的蛋白结合并引起新合成的肽链从翻译 机器上释放的密码子。存在3个终止密码子:UAG ,UAA 和UGA 。
8. 凝胶过滤层析。
【答案】疑胶过滤层析又称分子排阻层析,是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
离蛋白质或其他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二、判断题
9. 辅酶或辅基决定酶的反应性质,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 )
【答案】对
10.NADH 和NADPH 都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链。( )
【答案】错
11.一般来说,在哺乳动物体内由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效率低于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 )
【答案】对
【解析】
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经氧化分解产生
ATP
和
在动物体内
需要经过尿素循环形成尿素,这种过程需要消耗ATP 。
12.调节蛋白在上的结合位点常常含有一个短的颠倒重复序列。( )
【答案】对
1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偶联的。( )
【答案】错
【解析】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偶联的,真核生物不是
14.转座现象主要发生在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的转座现象比较少。( )
【答案】错
【解析】对几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小鼠、水稻的基因组中约
的序列
由转座子衍生而来。但在低等真核生物和细菌的基因组中只有的序列来自转座作用。
15.D-氨基酸氧化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很广,可以催化氨基酸的氧化脱氨。( )
【答案】错
16.脂肪酸的合成在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胞液内生成。( )
【答案】错
【解析】脂肪酸的合成所需的酶在胞液中,脂肪酸的氧化是在细胞线粒体内进行的。
17.滚环复制是一种特殊的复制方式,只存在于含有单链DNA 的噬菌体中。( )
【答案】错
【解析】含有双链DNA 的入噬菌体通过滚环复制产生双链DNA , 少数真核生物基因在特定情况下依靠滚环 复制产生重复基因。
18.在蛋白质合成中,核糖体中的rRNA 只起结构骨架的作用,其他功能均是由核糖体的蛋白质提供的。( )
【答案】错
三、问答题
19.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需要哪三种蛋白质因子参与? 它们各自有何功能?
【答案】原核生物肽链的延长反应需要三种延长因子,
即
GTP 结合成活性状态,然后携带一个由mRNA 上的密码子指导的氨酰部位;EF-Tu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能识别除把新形成
从因GTP 水解而形成的
活性形式。
外的所有氨醐
和
先与的作用是从A 部位移到进入到核糖体的A
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再与另一分子的GTP 结合,重
(即移位酶)在GTP 的参与下,使肽酰
P 部位,使A 部位空出来以便开始下一轮延长反应。
20.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方式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案】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通过铁的价变即
的
互变来进行电子的传递。它们的差别在于细胞色素的铁是血红素铁,铁与血红素分子紧密结合;而铁硫蛋白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与蛋白质中Cys 的硫和无机磷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铁硫中心。
21.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温度,其温度高低与幅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生物膜的相变温度是指生物膜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时的温度。相变温度本身取决于膜脂的组成,组成膜脂的酯酰链越短或者是不饱和程度高,其相变温度越低。此外,头部基团的极性对膜的相变温度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ethanolamine 头部基团比choline 头部基团具有更高的相变温度。
膜脂的基本组份是磷脂,因此,在一定的温度下,膜质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磷脂。只由一层磷脂组成的双层分子显示急剧地、特有地从液晶态转变为似晶态的凝胶状态地相变。凝胶态的磷脂膜较液晶态的厚,因为在低温下,磷脂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尾巴”会变硬。这种凝胶态的膜流动性很小,仅有较少侧向扩散。相变温度决定于磷脂头部基团的性质和脂酰链的长度以及不饱和程度,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相变温度越低。各种膜脂由于组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 另外,胆固醇含量、鞘磷脂的含量等影响膜的流动性的因素对膜的相变温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写出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名称及三字母和单字母缩写。
【答案】(1)酸性氨基酸:谷氨酸(2)碱性氨基酸:赖氨酸(4)脂肪族氨基酸:甘氨酸
天冬氨酸
精氨酸_丙氨酸
;
, 组氨酸
色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缴
(3)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Phe 、F ), 酪氨酸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