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9新闻与传播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尼尔·波兹曼提出的“媒介环境学”(又译为“媒介生态学”)中的研究对象“作为环境的媒介”的含义以及对现今传播学的意义。
【答案】1968年,尼尔·波斯曼首次正式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Mediaecologyisthestudyofmediaasenvironments )。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人通过使用媒介,逐渐被媒介影响,某些与媒介相一致的感觉器官得到扩展,从而造成文化偏向于某种感觉而忽略其他感觉。媒介作为一种环境结构,制约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方式。
(1)波斯曼提出的媒介生态,就像意识形态,是人们理解和想象世界的框架。因此,波斯曼提出“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人们思考、感知、谈论和表现身边的世界时,不是站在传播媒介之外,而是处在传播媒介的符号结构中。
(2)波斯曼还在麦克卢汉的“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的基础上提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往往不只有一种媒介的代码和语法。不同媒介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媒介环境。因此媒介共存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互动产生新的合成环境,也是媒介生态学关注的问题。
(3)媒介生态学,弱化了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决定论色彩,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媒介格式对符号编码、解码的影响。媒介环境就像墨镜,它并不决定人们看到什么,但是会影响人们看到的世界的色调。和麦克卢汉不同,波斯曼在对媒介影响的讨论中,带有明显的批判色彩和道德评价,他更关注媒介技术是否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民主,他对电子媒介的评价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他的理论中有梭罗追求自然、恢复传统生活的乡愁,也有现代西力一存在主义哲学对技术理性的反思。当然,媒介可能是不良后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因素。
2. 在漫长的音讯传播过程中,音讯的原始化表现在哪些力一面?
【答案】人类在文字发明以前,主要依赖口头传播。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历史的第一阶段,其传播的内容多为音讯。音讯可转化为新闻。
音讯这一笼统的传播名词,恰好揭示了古代音讯传播的原始化特征。在漫长的音讯传播过程中,其原始化具体还表现在:
(1)音讯数量少、分散、片面、静止、方式上不断简单地重复、呈明显的无序性和部落化。
(2)传播动机单纯,主要为觅食、防卫及满足好奇心。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些传播产生于较低层次的需求。
(3)没有意识对抗,思想控制,人人均可以成为传播者和受众。传播的需求是自发的,传播是无所不在的、必需的活动。
3. 二战后,意大利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_战后,意大利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独家垄断时期(1946年至1975年)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成立于1946年,当时由政府直接控制。它所属的3个全国性的电台广播网于1950年开始播出。正式的电视广播始于1954年,当时电视信号覆盖的面积为全国领土的36%a。正式的彩色电视广播始于1975年。
1975年,意大利议会通过了一项重要法令一一《关于广播和电视播出的新规定》。该法令规定,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政治上独立,报道要客观; 公司下属电视台实行自治,节目计划受议会监督。针对日益强烈的要求开办商业性电视台的呼声,新规定重申了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独享的全国广播的权利,同时要求该公司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尽管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上百家地区性私营广播电台,70年代初期,个别城市还出现了地区性私营电视台,但直到70年代中期,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的垄断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
(2)商业广播迅速发展时期(1976年至1990年)
这一时期被称为意大利广播电视史上的“混乱时期”。1975年通过的《新规定》,意在巩固广播电视公司在广播电视业的垄断地位,结果却适得其反。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坚决反对广播电视业的国家垄断,强烈要求获得从事广播电视业的合法权利。在他们的不断申诉下,宪法法院允许私人在不危及国家垄断的前提下从事地区性的广播电视业务。由此,地方性的私营广播电视台便纷纷建立。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开办了意大利电视公司电视三台,主要播出服务性节目。然而,与商业电视强劲的发展势头相比,公共电视网的反击显得微不足道。1982年,贝卢斯科尼手下的菲宁维斯特公司已拥有3家全国性的商业电视网,与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旗鼓相当。(3)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和菲宁维斯特公司平分天下时期(1990年至90年代末期)
鉴于商业性电视网不断扩张,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与商业电视台纷争不断。这一所谓的“电波纠纷”持续了十多年,直到1990年223号法令的通过,打破了公共电视网垄断的单一体制,预示着商业电视网与公共电视网相互竞争的新时代的到来。但是,说到底,这种竞争不过是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和菲宁维斯特公司两家之间的竞争,因为它们各辖三家全国性的电视网,占据了意大利国内广播电视市场的90%。而其他小型的广播电视台是无法与它们匹敌的。
4. 简述南非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答案】南非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如下:
(1)1923年南非铁路公司在约翰内斯堡创办了第一座广播电台。1924年,开普敦和德班相继开办了广播电台,1927年合并为非洲广播电台。1936年根据广播法设立了公共事业型的南非广播公司。由于南非有多种民族语言,南非广播公司开办了23套全国性和地区性节目,其中全国性广播节目有五套。
(2)南非电视出现较晚,1970年才开办电视,分别使用英语、南非荷兰语、祖鲁语、豪萨语和其他当地语言播映电视节目。
(3)南非实行单一的公共广播体制,南非广播公司独家垄断广播电视领域50多年,经费的1/4来自视听费,3/4来自广告收入。
1986年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批准设立私营的电视网。于是1986年10月南非电子媒介电视网(ElectronicMediaNetwork ,简称M-NET )应运而生,它是现在南非多选择电视公司(Multi-choice )的前身。
“电子媒介电视网”以其节目的娱乐性备受观众欢迎。从1992年起,“电子媒介电视网”向整个非洲扩展业务,通过卫星和地面传输两种方式向非洲各国转播节目。到1998年上半年,在非洲有订户130多万,其中国内订户占76%,国外的24%订户分散在大约44个国家。1995年该集团在非洲、中东、西欧、泰国和澳大利亚推出数字化直接入户的业务,利用数字压缩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平台。
(4)南非1966年开办对外广播,用“南非之音”的呼号,使用英语、斯瓦希里语、法语和葡萄牙语等七种语言播出。1995年南非有收音机1210万台,平均每千人305台; 电视机390万台,平均每千人98台。
5. 简述政局变化时期苏联广播电视业的变化。
【答案】1986年苏共27大提出全面改革的路线后,苏联的广播电视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开始是在社会主义框架内的一些革新,主要表现为:
(1)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
在“公开性”口号的影响下,报道禁区不断被突破。以往很少播映的国内天灾人祸、民族冲突、罢工游行、宗教活动、高层人事变动等也都及时加以披露。对国外新闻的报道比过去更加全面,西方政治家的镜头也常出现在屏幕上,还增加了种种国外社会新闻。
(2)注重新闻批评,大胆揭露社会弊端
对有关党政机关的官僚主义、贪污腐化、失职读职,和有关经济领域的商店缺货、建筑质量低劣、公共服务太差等现象的批评报道明显增多。
(3)开办对话节目,沟通各方意见
许多台纷纷开办政府领导人和普通百姓进行对话的节目,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诸如住房、食品供应、商品质量、城市交通、行业服务等,举行“圆桌会议”,群众代表当面陈述意见,有关领导当场答复处理。
(4)更新演播方式,更多地采用主持人主播和现场直播的做法
节目主持人积极主持和引导各种对话和交流,许多重要事件都安排现场播报。
(5)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改革进程却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的错误引导和怂恿下,各种社会思潮,包括种种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逐步出笼,新闻界、广播电视界的思想口益混乱。
(6)1991年“8·19”事件以后,随着国家的解体,全苏统一的广播电视体系也迅速走向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