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掺杂Gd2Ba4CuWOy和WO3对GdBCO超导块材的影响

关键词:熔融织构,单畴GdBCO超导块材,Gd2Ba4CuWOy纳米粒子,WO3掺杂,磁悬浮力

  摘要


顶部籽晶熔融织构生长法(TSMTG)是制备高质量单畴钇系超导块材的一种主要方法,其中,采用TSMTG法制备的单畴GdBCO超导体,因其较高的临界温度、较大的无阻载流能力和较强的磁通捕获能力,在超导磁悬浮列车、磁浮轴承、强磁场永久磁体、超导储能飞轮和超导电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超导块材的性能,目前主要采用纳米掺杂来增强材料的磁通钉扎能力,改善超导体的性能。
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初始粉体和Gd2Ba4CuWOy(GdW2411)粉体。利用TSMTG法制备出了具有不同GdW2411掺杂含量的GdBCO超导块材,并对这类超导块材的表面形貌、磁悬浮力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研究了在GdBa2Cu3O7-δ(Gd123)初始粉体中掺杂WO3粉体对GdBCO超导块材的影响,并对不同WO3添加含量样品的宏观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在初始粉体制备方面,采用三次烧结四次球磨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较纯的GdBa2Cu3O7-δ(Gd123)、Gd2BaCuO5(Gd211)、YBa2Cu3O7-δ(Y123)和Y2BaCuO5 (Y211)相初始粉体,它们对应的烧结温度分别为940℃、920℃、930℃和920℃。在新型第二相纳米粒子GdW2411粉体制备方面,系统的研究了其物相成份、微观形貌和粒径尺寸,并确定了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075℃。
GdW2411的掺杂量对单畴GdBCO超导块材的性能有明显影响,结果如下:在保持123:211=1:0.4摩尔比不变的情况下,当GdW2411掺杂含量x≤15wt%时,相应的样品均围绕籽晶生成了四个完整的扇区,单畴性良好;当x>15wt%时,样品中的GdBCO单畴区逐渐减小;当GdW2411掺杂量为20wt%时,样品表面失去光泽,表现出生长停滞的状态。通过对样品磁悬浮力的测试发现,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磁悬浮力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掺杂量为15wt%的样品的磁悬浮力最大。通过显微结构分析得到,纳米GdW2411粒子弥散分布于Gd123基体中,其平均尺寸为50nm~200nm。随着GdW2411掺杂量的逐渐增加,纳米粒子的密度增加并趋于均匀分布,其与基体Gd123形成的GdW2411/Gd123界面面积增大,样品的磁通钉扎能力增强,磁悬浮性能逐渐提高。但当GdW2411粉体含量大于15wt%以上时,样品中GdW2411粒子的密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团聚长大的现象,整个样品中非超导相过多,超导Gd123相减少,从而导致了样品磁悬浮力的下降。
通过对掺杂WO3单畴GdBCO超导块材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的研究发现:从形貌上看,在Gd123: Gd211=1:0.4不变的基础上,当WO3掺杂量介于0wt%~0.6wt%时,均可制备出单畴性好的GdBCO超导块材;当掺杂量大于0.6wt%时,样品开始出现随机成核现象;当掺杂量等于2wt%时,样品围绕籽晶长成了一个四方形区域,没有全部长满。显微结构观察分析发现,WO3掺杂可以在样品中生成GdW2411纳米粒子。WO3添加量在0wt%~0.6wt%的样品,其内部GdW2411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尺寸在逐渐减少,当掺杂量为0.6wt%时,GdW2411粒径尺寸达到最小值100nm,当掺杂量大于0.6wt%时,随着WO3掺杂量的增多,样品内GdW2411纳米粒子出现团聚变大的现象,因此,WO3的掺杂比例对GdBCO超导块材形貌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