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伊拉克政治进程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军队试图对国家政权的控制。伊拉克军队成立于1921年,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被遣散,这82年里一直为伊拉克服务。伊拉克政府和军队之间生息相关。伊拉克所有的政权都力图使军队成为他们政权的支持者。双方相互利用,相互需要。军队对伊拉克政权的稳定产生影响,在众多场合通过命令政府或推翻政府的方式来影响政治的发展。
伊拉克军队内部并非完全统一。在伊拉克,军人介入政治的威胁、军队-文官关系的动荡无处不在。军队中没有统一思想,因受到个人威信、意识形态和种族——宗派利益的影响而分裂。这种分裂是基于军队中的阶层、宗教和少数民族的分裂,是伊拉克社会自身分裂的缩影。纵观伊拉克的政治发展,尽管伊拉克军队存在差异,伊拉克军队还是以其作为国家安全和统一的支柱而自豪。与传统上把军队限制在兵营不同,伊拉克军队更像国家的安全机关,通过武力确保政权的合法性。伊拉克军队维护伊拉克政治稳定,消除部落起义、宗派叛乱和库尔德叛乱造成的威胁。
伊拉克军队一直是一把双刃剑:军队保证政权的存在,但同时军队也成为政府的威胁。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英国委任统治时期伊拉克军队的建立,伊拉克政客们试图利用军队维护新成立的国家。1932年伊拉克获得独立后军队更加表现出参与政治事务的积极性,随着全国性征兵政策的实施,军队得到发展。军队规模扩大,军队内的派系数量也在增加。军队试图超越种族、宗教差异性,建立一支国内各派共管的军队,从而将伊拉克多个派系汇合成单一的国家机构。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1936-1941年发生的军事政变。1936-1941年伊拉克国内局势动荡,政权更迭频繁。这期间,伊拉克文官政治衰弱,军队在政治进程中发挥显著作用。伊拉克军队决定国家命运,军官成为政客的庇护人。民族主义军官频繁卷入政治事件。
第三章重点介绍在英国帮助下伊拉克军队重建。三十天战争后英国实现对伊拉克的“第二次占领”,英国为了实现伊拉克军队的去政治化,使军队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对伊拉克军队进行重建。重建后的伊拉克军队进一步参加国内外事务,如1943-1945年镇压库尔德起义以及巴勒斯坦战争,从而证明伊拉克军事重建的目的是将军队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实现军队镇压国内叛乱、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的目标。
第四章对伊拉克军队的分裂做了分析。伊拉克国内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性折射到伊拉克军队之中,造成军队中派系林立混乱。
结语部分对中东的军政关系进行简要概述。因中东特殊的历史因素和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造成军队在中东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同于其它国家的角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