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40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权变论

【答案】权变论是把环境变化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影响管理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领导方式取决于权变因素,即一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小会到处都适应,在特定的情景下,应采取特定的领导方式。

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E=fCL, F , S 。式中,E 表示领导的有效性; L 表示领导者; F 表示被领导者; S 表示环境; f 表示函数关系。

权变论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1)费德勒模型。该理论认为,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2)情境领导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而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

(3)领导者参与模型,提出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任务的结构。

(4)路径一目标理论。它认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以及使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包括指示性、支持性、参与性、以成就为目标四种领导方式。

2. 企业使命

【答案】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职能或根本任务。它是关于企业的基本目标、特征和宗旨的描述,它反映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宗旨和刻意追求的形象。确立企业使命是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3. 管理道德

【答案】管理道德是指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影响管理道德的各种因素包括:①道德发展阶段; ②个人特性; ③组织结构; ④组织文化; ⑤问题强度。

4.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由人们在共同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感情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正式组织中的某些小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被其他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特点:①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活动,

以感情和融洽为主要标准,有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②带头人无正式权力,是自然领袖,在团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③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孤立与排斥等感情上的因素。

5. 管理的人本原理

【答案】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它要求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做好人的工作作为管理根本,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地并主动地为实现整体目标努力工作。

具体讲,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员工是组织的主体—尊重人; ②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依靠人; 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发展人; 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为了人。

企业在运用人本原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关心员工个人需要; ②让员工感到受重视; ③要注意增强员工的荣誉感; ④做好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

二、简答题

6. 试述决策对各项管理职能的影响。

【答案】(1)决策指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2)决策是重要的管理职能。管理的职能比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决策。因为决策是组织行动前必不可少的管理活动,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组织行动的成败。决策的实质是对未来行动方向、路线、措施等的选择。正确的决策,能够指导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合理的路线前进,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等; 错误的决策,就会使组织走上错误的道路,使组织正常发展受到影响,降低组织的发展速度,严重的甚至可能会使组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消亡。因此有人说,决策正确,行动就成功了一半。现代企业管理学就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在经营,而经营的中心又是决策。

(3)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没有决策,就没有了管理。首先,一切管理职能中都渗透着决策职能,无论是计划、控制、组织,还是人事、沟通、激励,都离不开决策这一个职能,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决策职能和运用决策职能。其次,决策贯穿在管理过程的始终。在一次管理循环中,计划是开端,实施决策过程中的控制是终点。在这个循环中,自始至终都是离不开决策。再次,一切管理人员都是决策者,都必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出决策,实施决策。决策是一切管理者都要承担的基本任务。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是决策者,车间的班组长、工段长也是决策者,不同的只是决策内容的差别而己。

7. 组织文化有哪些重要功能?

【答案】组织文化有以下重要功能:

(1)自我内聚功能。组织文化通过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组织的共同日标而努力。

(2)自我改造功能。组织文化能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使之适应组织正常实践活动的需要。

(3)自我调控功能。组织文化作为团体共同价值观,并不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而只是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它通过组织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组织自动地生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以“软约束”操纵着组织的管理行为。

(4)自我完善功能。组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会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更新和优化,推动组织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迈进。

(5)自我延续功能。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的形成和塑造必须经过长期的耐心倡导和精心培育,以及不断地实践、总结、提炼、修改、充实、提高和升华。同时,正如任何文化都有历史继承性一样,组织文化一经固化形成,就会具有自己的历史延续性而持久不断地起着应有的作用,并且小会因为组织领导层的人事变动而立即消失。

8. 目标管理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职工“参与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案】(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全体人员能够亲自参加制定目标,并且围绕工作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工作中实施“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的有效方法。职工“参与管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职工参与日标的制定; ②职工应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 ③职工应与领导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④职工对自己日标的完成进行评估、改进。

(2)实施目标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①目标体系的确立阶段。目标体系确立的过程和程序可分述如下:

a. 最高管理部门提出组织的总日标。最理想的目标体系是从最高管理部门开始,原因是易得到最高管理部门的支持。但是由最高管理部门确定的目标只能是初步和暂定的,下属把整套目标都制定出来以后,一般还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

b. 进行有关组织人事决策。根据主要目标和次级目标的要求,对组织与人事进行分析,建立或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以便使每个目标有专人负责;

c. 确定下属目标。根据组织的总目标要求,组织下属部门和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依此设定下级的目标,进而把组织的总口标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目标,层层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和每个职工身上;

d. 目标的平衡和调整;

目标体系的整理和确立。

②目标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