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单一运动建立慢性疲劳综合症(CFS)模型的可能性,并探讨维生素D3(VD3)对CFS的影响及其骨骼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与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预防缓解CFS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
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体重(25-35g),随机分为正常安静对照组(C组);模型组(CFS组);游泳运动前1h 给药组(bVD组);游泳运动后1h给药组(aVD组)和游泳运动15min后给药(mVD组),每组各16只。C组自由饮食;CFS组小鼠每天游泳一次,25min/次,连续28天;其余各组每天游泳一次,25min/次,并且在每天游泳运动前1h、游泳运动后1h和游泳运动15min后,分别灌胃给VD3一次,200IU/只,连续28天。观察小鼠体重变化,过激撕咬损伤,悬尾静止时间和力竭游泳时间,结合小鼠的行为变化,血清睾酮、皮质酮指标评价CSF模型及VD3对CFS的影响。检测骨骼肌抗氧化指标(T-SOD、MDA、GSH-PX、T-AOC)及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SIRT1、SIRT3、MEK、ERK、p-ERK蛋白表达,探讨VD3对CFS影响的可能机制。
结果:
1. 与C组比较,CFS组小鼠大便稀,小便增多,食欲逐渐下降,皮毛光泽欠佳、四肢蜷卧、活动减少,情绪消沉;表现易怒、好斗、相互撕咬,多数小鼠耳与尾有损伤;力竭游泳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悬尾静止时间显著延长(p<0.01)。
2. 与CFS组比较,aVD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小鼠悬尾静止时间显著缩短(p<0.05);血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aVD组、bVD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
3. 与C组比较,CFS组小鼠骨骼肌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AD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
4. 与CFS组比较,bVD组T-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aVD组MD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aVD组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bVD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
5. 与C组比较,CFS组小鼠ME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RK1/2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ERK1/2与ERK1/2比值无显著性差异;SIRT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SIRT3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p<0.01)。
6. 与CFS组比较,aVD组ME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aVD组与mVD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FS组比较,aVD、bVD、mVD组ERK1/2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bVD组的p-ERK1/2与ERK1/2比值升高(p<0.05);aVD组SIRT1蛋白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且aVD与mV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VD组、mVD组SIRT3蛋白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
结论:
1. 单一游泳运动干预可以建立小鼠CFS模型。
2. 补充VD3不同程度缓解CFS症状,提升血睾酮水平,降低皮质酮水平,改善CFS小鼠症状;补充维生素D3的三组中,缓解CFS症状作用最显著的是运动后一小时补充VD3。
3. CFS模型小鼠骨骼肌发生氧化应激损伤,补充VD3不同程度提高骨骼肌抗氧化能力;运动前补充VD3效果最佳。
4. CFS显著降低小鼠骨骼肌MEK1/2和SIRT3蛋白表达;运动后一小时补充VD3显著回升MEK1/2蛋白表达,升高SIRT1蛋白表达;运动前一小时补充VD3提高ERK1/2磷酸化水平和SIRT3蛋白表达;补充维生素D3的三组中,运动前一小时补充VD3的效果最显著。
5. VD3改善CFS的症状的可能机制是通过MEKs/ERKs/SIRT1信号转导轴,上调细胞内SIRT1和SIRT3的表达,SIRT3可以提高骨骼肌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发挥抗氧化作用,缓解CFS症状;不同时间补充VD3,它的生物学效应存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