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15细胞生物学Ⅱ(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胞质分裂

【答案】胞质分裂是指在细胞分裂末期时,通常于核分裂之后接着发生的胞质体的分裂。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胞质分裂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在高等植物细胞中,于细胞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群移到两极之后,纺锤体的中间区域分化为膜体。在末期,从纺锤体中部形成细胞板;二是在动物细胞中,于细胞分裂的末期,赤道板位置上的表层细胞质部位向中间凹陷溢缩。另外,在一部分植物细胞中,以及在酵母出芽和粘菌的孢子形成时等,可以看到有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

2. 类核(nucleoid )。

【答案】类核是指在原核细胞中一种由环状DNA 分子盘绕且由其他密度较低的物质包绕的区域。核区可呈现各种形状,一个细胞中可以有多个核区。

3. 古细菌

【答案】古细菌是指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其形态结构、遗传装置及其基本生命活动方式虽与原核细胞相似,但16SrRNA 序列同源性和其他一些基本分子生物学特点又与真核接近。

4. 细胞学说

和德国动物学家施

,指出细胞是表了《植物发生论》

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答案】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

登物的基本单位。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聚合物。 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5. 序列

【答案】

序列是位于原核细胞共同提出的学说,内容包括: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起始密码子上游的一段与核糖体小亚基的

与小亚基的结合。 结合的特殊序列。 在蛋白质合成起始时,它介导

6.

【答案】(1)liposome 的中文名称是脂质体,是指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脂双层膜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主要成分是磷脂。脂质体是研究膜脂与膜蛋白的极好实验材料,也是外

源遗传物质转入受体细胞的一种人工载体,其可以裹入DNA 用以基因转移。脂质体被摄入细胞的机制包括内吞作用、融合作用和交换作用。

(2)lysosome 的中文名称是溶酶体,是指动物细胞中一种单层膜、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溶酶体消化作用的途径包括内吞作用、吞噬作用、自噬作用。

二者的关系:摄入细胞质内的完整脂质体可通过与受体细胞质中的溶酶体结合,逐步被降解使内容物放出。

7.

【答案】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模型是于1959年提出的质膜结构模型。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总厚度为7.5nm , 中间层为3.5nm ,内外两层各为2nm 。

暗层是蛋白质与脂质分子的头部形成,透明层是脂类分子的尾部,并建议将这种结构称为单位膜。

8. 单能干细胞

【答案】单能干细胞成某一种类型能力的细胞

又称定向干细胞指仅具有分化形

二、简答题

9. 核被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核被膜又称核膜,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包括内核膜、外核膜及二者之间的核周间隙,其结构特点如下:

(1)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不连续膜组成;

(2)外膜胞质面上附有大量核糖体颗粒,外膜常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内膜表面光滑,含有一些特异性的蛋白质;

(3)核膜间隙与糙面内质网上相通;

(4)核被膜并非完全连续,其内、外膜在一定部位相互融合,形成一些环形开口即核孔,核孔周围有许多蛋白质,共同形成一个大型的核孔复合物,在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方面起着调控作用。

10.为什么说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的最好材料?

,极少有其他类型的细胞污染。此外,【答案】由于红细胞数量大,取材容易(体内的血库)

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膜相细胞器,细胞膜是它的唯一膜结构,分离后不存在其他膜污染的问题。所以红细胞是研究膜的好材料。

11.溶酶体对于细胞和生命个体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是对生物大分子的强烈消化作用,这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微生物的侵染等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清除功能: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溶酶体酶缺失或溶酶体酶的代谢环节故障,将影响细胞代谢,引起疾病。如台-萨氏等各种储积症。

(2)防御功能:机体被感染后,病原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从而发挥吞噬、消化功能,消灭病原体。

(3)其他功能:

①营养作用一一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

②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

③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④精子的顶体相当于特化的溶酶体,受精过程发生顶体反应,促进受精。

12.简要说明细胞周期的间期各时相的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的间期各时相的特点如下:

(1)

期的差异造成的。 ①时间:在周期时间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时间变化也最大,不同细胞类型的周期时间的差别

以及细胞的失同步等都是由

③重要性:

期。

(2)S 期

细胞内主要进行DNA 的复制、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染色体蛋白的合成。

(3)

①形态特征:染色质凝聚或螺旋化。

②生化特征:合成一定的蛋白质和RNA , 为M 期的细胞结构变化做准备。

(4)M 期

①时间:细胞周期中M 期占用的时间最短,可分为前、中、后、末期4个阶段。

②形态特征: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最大。

③生化特征:RNA 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减少以及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④关键因子:由期进入M 期是细胞周期中的另一个关键时刻,M 期细胞质中存在一种使染色质浓缩的物质,即M 期促进因子(MPF )。

13.什么是肝细胞解毒? 肝细胞解毒的机理是什么?

【答案】(1)肝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能够对外来的有毒物质,如农药、毒素和污染物通过氧

化、还原和水解,使有毒物质由脂溶性转变成水溶性而被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肝细胞解毒作用。

(2

)肝细胞解毒作用需要氧和

NADPH 转变成而且每氧化一分子底物,要消耗一分子的氧,进而将由于这种反应的一个氧原子出现在产物中,其他则存在于水分子中,将催②生化特征:主要合成大量的RNA 和蛋白质,为细胞进入S 期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 期细胞能对多种环境信号进行综合、协调并作出反应,以确定细胞是否进入S 化这种类型氧化作用酶称为混合功能的氧化酶。混合功能的氧化酶系统类似一条呼吸链。由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