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运输

【答案】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根据能量来源不同,主动运输分为:ATP 直接供能(A TP 驱动泵)、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转运或偶联转运蛋白)和光驱动泵。

2. 多聚核糖体

【答案】

多聚核糖体

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

3. 核型

【答案】

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种属特异性。进行核型分析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疾病的机制、物种亲缘关系与进化、远缘杂种的鉴定有重要的意义。

4. 桥粒与半桥粒

【答案】桥粒和半桥粒都是与中间丝相连的锚定连接。

(1)桥粒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锚定连接,锚蛋白一侧与细胞内的中间丝相连,另一侧与跨膜的黏附性蛋白质相连。通过桥粒连接,使整个上皮层的中间丝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增强了细胞抵抗外界压力与张力的机械强度。

(2)半桥粒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锚蛋白与一侧与细胞内的中间丝相连,另一侧与跨膜的整联蛋白相连,整联蛋白与胞外基质的层粘连蛋白相连,从而将细胞锚定在细胞外基质上。

5. 协同运输(symporter )

【答案】协同运输又称协同转运,是指一种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的物质运输方式,不直接消耗能量但是需要间接地消耗能量。协同转运又可分为同向转运和反向转运。同向转运的物质运输方向和离子转移方向相同。

6.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

是指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的聚合体。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

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

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磷酸化的关系。

7.

【答案】这一学说具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的中文意思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 和Kohler 发明的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 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

8. telomerase

【答案】telomerase 的中文名称是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 模板组成的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的RNA 为模板,把合成的端粒重复序列加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3' 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

,从而增强体外细胞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

的增殖能力。

二、简答题

9. 高尔基体在形态结构上至少由互相联系的三部分组成,请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案】(1)顺面网状结构或顺面膜囊:是中间多孔,呈连续分支状的管网结构。主要功能:

①内质网合成的大部分蛋白质和脂类②蛋白丝氨酸残基发生

④日冕病毒的装配。

(2)中间膜囊:是由扁平膜囊与管道组成。

主要功能:进行蛋白糖基修饰、糖脂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的多糖的合成。

(3)反面网状结构以及反面膜囊:呈管网状,

主要功能:参与蛋白质的分类与包装、运输;中的值低较低,标志酶

酶可显示在蛋白质与连接糖基化; 带有或信号的蛋白质返回内质网; ③跨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结构域的酰基化; 某些“晚期”的蛋白质修饰;

脂类的转运过程中发挥“瓣膜”作用,保证单向转运。

10.简述高尔基体在蛋白质、脂质和糖三大类物质合成与加工等方面的主要功能。

【答案】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有:

(1)与蛋白质相关的功能:对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如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酶解加工。

(2)与脂质相关的功能:内质网合成的一部分脂质通过高尔基体向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等部位

运输。

(3)与糖类相关的功能:

寡糖链经过一系列酶的加工,使蛋白质或者脂质添加特定的单糖,形成成熟的糖蛋白或糖脂;

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还合成和分泌多种多糖。

11.为什么说协同转运是间接消耗ATP? 两种协同转运有什么不同?

【答案】因为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梯度,而维持这种离

子电化学梯度则是通过钠钾泵(或质子泵)消耗ATP 所实现的,因此,协同转运是间接消耗ATP 。

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转移方向的关系,协同转运又可分为同向转运和反向转运。同向转运是指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反向转运是指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

12.简述发现海胆周期蛋白B 的实验过程。

【答案】发现海胆周期蛋白B 的实验过程如下:

(1)以TimHunt 为代表的科学家以海胆卵为实验材料,对细胞周期进行深入研究。1983年,他们报道在海胆卵细胞中存在两种特殊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进程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细胞间期内积累,在细胞分裂期内消失,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又重复这一消长过程。因此他们将这两种蛋白质命名为周期蛋白(cyclin )。

(2)这些周期蛋白很快被分离和克隆出来,并被证明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等各种真核生物中。

(3)用柱层析从蛙卵中纯化MPF 之后,

蛋白B 是MPF 的一种成分。

13.简述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答案】

(2)合成酶的作用机制——结合变构机制而是使从酶分子上解脱下来。 上3个催化亚基合酶上3个催化亚基的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在任一时刻, (1)质子梯度的作用并不是用于形成实验室合作,证明周期

的构象总是不同的,分别是紧密结合态(T 态)、松散结合态(L 态)和空置状态(不与任何核苷酸结合的O 态)。

(3)ATP 通过旋转催化而形成。质子有控地通过部分的运动,引起

带动与其相连的亚基的旋转,亚基的旋转引发催化亚基的旋转。

和转120度,3个亚基随即发生构象改变,使亚基对亚基的旋转,继而亚基相对于“转子”旋的亲合力产生变化,从而引

起从上释放下来,空出的结合位点又可与新的和结合,从而驱动的形成。

14.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的因素有哪些?细胞增殖周期与许多医学问题密切相关,举例说明。

【答案】(1)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