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15细胞生物学Ⅱ(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的中文译名是停靠蛋白,又称停泊蛋白,为内质网膜整合蛋白,位于内质网膜的胞质面,是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可识别并特异结合信号识别颗粒。
2. 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受细胞外信号的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如
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3. 纺锤体
【答案】
纺锤体是指减数和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纺锤形结构,由能收缩的微管和微丝纵向成束排列而成。
4. 细胞凋亡
【答案】细胞凋亡
小体被吞噬消化。
5. 诱导同步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该过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凋亡细胞最后以凋亡等。第二信使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
【答案】诱导同步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培养细胞,使所有细胞群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时相,从而使它们的分裂周期同步化的方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诱导同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DNA 合成阻断法和分裂中期阻断法。
6. 着丝点。
【答案】着丝点是在主缢痕处2个染色单体的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染色体微管相接触,是微管蛋白的组织中心,着丝点又称动粒或动原粒。
7.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指由一个被特定抗原免疫的B 淋巴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产生的针对该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在生物学研究和临床上都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8. 细胞系与细胞株
【答案】细胞系是指经过原代培养10代后少数存活能继续顺利地传40〜50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的传代细胞,分为有限细胞系和永生细胞系。
细胞株是指通过选择法或克隆法从原代培养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标记物的细胞培养物,即细胞株是通过单细胞分离培养和筛选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群。细胞株的特殊性质或标记物必须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存在。
二、简答题
9. 通过交换小的代谢产物和离子,间隙连接提供细胞间的代谢和电耦联。那为何神经元通讯主要是通过突触而不是间隙连接?
【答案】动作电位可通过间隙连接在细胞间传递,事实上心肌细胞就是以这种方式相连的,确保细胞群在受到刺激时同步收缩。但是这种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机制是相当局限的,突触远比它更复杂精致,可以使信号得到调节,并使信号与细胞接受到的其他信号相整合。因此,间隙连接就像电器元件之间的简单焊点,而突触则像复杂的中转装置,使神经元系统能执行运算操作。
10.简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可能的功能。
【答案】(1)核糖体的形态结构
核糖体是一种不规则的颗粒状结构,没有生物膜的包裹,其直径约为
小两个亚基,原核生物核糖体(70S )是50S 和30S 两个亚基,真核生物核糖体长度处有一细的缢痕,将小亚基分为大小两个区域。
(2)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①rRNA :构成核糖体的核心,决定核糖体形态,催化蛋白肽键形成。
②蛋白质:定位于核糖体的表面或者填充于rRNA 间的缝隙,稳定rRNA 。
(3)核糖体的功能
①核糖体是蛋白质翻译的场所,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②核糖体在细胞内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 分子上,形成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 的聚合体,即多核糖体,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
11.什么是细胞分选? 基本原理如何?
【答案】(1)细胞分选是指用流式细胞计将特定的细胞分选出来的技术。
(2)原理:分选前,细胞要被戴上特殊的标记。所用的标记细胞的探针是能够同待分选细胞表面特征性蛋白(抗原)结合的抗体,而这种抗体又能够同某种荧光染料结合。当结合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细胞群温育时,探针就会同具有特异表面抗原的细胞紧紧结合,由于抗体的结合,被
核糖体有大是两个亚基。大亚基略呈半圆形,在一侧伸出三个突起,中央为一凹陷;小亚基呈长条形,在约
结合的细胞带上了荧光标记。细胞被标记之后,除去游离的抗体,并将细胞进行稀释。当稀释的细胞进入超声波振荡器时,极稀的细胞悬浮液形成很小的液滴,一个液滴中只含有一个细胞。液滴一旦形成并通过激光束时,激光束激发结合在细胞表面抗体分子成为一种标签。当液滴逐个通过激光束时,受到两种检测器的检测:如果液滴中含有细胞就会激活干涉检测器,只有带有荧光标记细胞的液滴才会激活荧光检测器。当带有荧光标记的液滴通过激光束时,将两种检测器同时激活,引起液滴充电信号使鞘液带上负电荷。由于液滴带有负电荷,移动时就会向正极移动,进入到荧光标记细胞收集器中。如果是含有非荧光标记细胞的液滴进入激光束,只会被干涉检测器检测到,结果使充电信号将液滴的鞘液带上正电荷,从而在移动时偏向负极,被非荧光标记细胞收集器所收集。如果是不含有细胞的液滴进入激光束,则不会被任何检测器所检测,因而不会产生充电信号,液滴的鞘液不会带上任何电荷,所以在移动时不受任何影响直接进入非检测的收集器。
12.将期细胞与S 期细胞融合,观察融合后细胞核的变化。试描述现象并对此进行解释。 期细胞融合后其核内染色质变得较伸展,开始复制。这是因为S 期细胞内的【答案】
蛋白质因子启动了期细胞内的复制。
13.福尔根染色是显示DNA 经典的细胞化学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生物学研究中常用什么方法来替代?
【答案】(1)福尔根
DNA 经弱酸染色基本原理 水解后,嘌呤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被打开,并且使脱氧核糖
试剂(无色品红与磷酸间的磷脂键断开,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醛基在原位与
亚硫酸溶液)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使细胞内含有DNA 的部位呈紫红色阳性反应。紫红色
,的产生是因为反应产物的分子内有醌(醌基为发色团)凡含有DNA 的部位可呈现紫红色;而RNA
用此法处理后则被分解。
(2)福尔根染色的替代方法
目前一般采用DAPI 染色的方法,DAPI 是一种能够与DNA 强力结合的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 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细胞经热激处理后用DAPI 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14.将某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去核的体细胞之中,然后其余实验步骤完全按照动物克隆的方式,问能否培育出一头克隆动物来? 为什么?
【答案】(1)不能。
(2)因为要从一个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机体,这个细胞应当是全能性的细胞,而一个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是因为其细胞质中存在着各种细胞质成分,即决定子,通过不均一的分配到子代细胞中,从而细胞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形成机体的各种组织。将动物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去核的体细胞之中,因为细胞分化潜能逐渐受到限制而变窄,体细胞是由具有全能性的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