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82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代西方哲学)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社会观念结构或思想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 宗教
B. 哲学
C. 政治法律思想
D. 道德
【答案】C
【解析】政治法律思想在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中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同时也最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政治法律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规定和制约着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思想内容、方向。它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其它形式相互作用的中介。
2.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答案】C
【解析】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它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它的其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3. 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它是( )。
A. 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 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C. 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导致唯心主义
D. 独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的一个哲学派别
【答案】C
【解析】“二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
心主义。
4. 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 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一定并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
5.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 原始公社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卞义公有制社会
【答案】C
【解析】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
6. 意识就其反映形式而言是( )。
A. 客观的
B. 主观的
C. 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D. 既非主观也非客观
【答案】B
【解析】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意识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离不开物质。
7.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
【答案】B
【解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8. 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也就是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
9. 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这说明了( )。
A. 时间的客观性
B. 时间的绝对性
C. 时间的一维性
D. 时间的无限性
【答案】C
【解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指机会难得错过就不会再来;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指时间的宝贵,一去不复返的特性。C 项,时间的一维指单一维度,说明时间具有不可逆性。
10.生产力是指( )。
A. 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B.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C. 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D. 外部自然力的总和
【答案】A
【解析】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