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大学法学院855西方政治思想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权利(斯宾诺莎)
【答案】17世纪欧洲大陆思想家斯宾诺莎提出自然权力观。他认为,自然权利是每个人为保存其自身本性而具有的、随心所欲地使用其自身权力的自由; 为保存其自身本性,就是说,其自身的生命; 这种自由也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2. 两剑论
【答案】两剑论是指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3.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一种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社会现象; 用人类精神的发展来说明人类历史的进化; 用“爱”、“团结”和“社会有机体”等原则来协调两大阶级的对立,要无产阶级安分守己。以此为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合理性做辩护。
4. 边沁
【答案】边沁是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5. 罗尔斯与诺齐克
【答案】罗尔斯,新制度主义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正义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在20世纪70-80年代,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政治科学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回归政治学最古老的传统,重新发现“制度”的价值。不同于极端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从制度优先性人手而展开
正义论论述。
在罗尔斯看来:“社会基本结构之所以是正义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它的影响十分深刻并自始至终。在此直觉的概念是:这种基本结构包含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生于不同地位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前景,这些前景部分是由政治体制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①罗尔斯相信整体结构决定个体行为,或者说罗尔斯是一个结构/制度决定论者。罗尔斯事实上是回归到政治学或哲学最古老的传统,即关注、解释和设计政治现实。罗尔斯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政治学重新发现了制度,形成了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个人偏好、路径依赖等变量所构成的新制度主义。
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具有很大的理论影响。从20世纪初以来,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其科学主义的形式而成为西方最流行的学派,但它发展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只重视量化研究而不重视定性研究的倾向终于发生了改变。西方政治学义开始重新转向对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侧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人们冷落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哲学开始复兴。
6. 格老秀斯
【答案】格老秀斯是17世纪荷兰政治思想家,是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近代国际法理论的鼻祖。他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自然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精华,扬弃和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主义自然法的栓桔,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的先河。在国际法领域中他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国家关系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后来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政治学著作《战争与和平法》和《论海上自由》。
7. 双城论
【答案】双城论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8. 霍布斯
【答案】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闻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9. 绝对主义
【答案】西方学者认为,绝对主义是封建等级君主制向现代立宪君主制转变的过渡形态。它源于
封建等级君主制,又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体现君权压倒了封建贵族的特权,是启蒙思想君主专权的混合物。它与东方专制主义也有着根本区别。英国学者拜伦斯是这样界定绝对主义一词的,她说,绝对主义是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君主制,它既不同于继之而起的立宪君主制,又不同于其所承继的中世纪君主制。由于交通不便和资金医乏,中世纪君主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10.斯宾诺莎
【答案】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著名政治思想家,著有《伦理学》、《神学政治论》。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斯宾诺莎将自由看作政治的目的,是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经典表述。他继霍布斯之后,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论证,特别是从伦理学角度对自然权利做了详尽的阐述,论证了私有财产权和思想自由权的永恒性和合理性,加上他的演绎推理方法和对神学的批判,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
11.简述柏拉图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他是如何批判民主制的,他的批评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答案】(1)柏拉图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哲学家统治,也称贤人政治,其内在原则或标准是智慧。他认为只是高于法律,最好的统治不是法制,而是由有知识的人统治。
②政体分类思想,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类即: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统治。这三种政体又有好坏之分,一人统治可分为王制和偕主制,少数人统治可分为贵族制和寡头制,多数人统治可分为共和制平民制。
③政体擅变思想,当一种政体下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和心灵发生变化后,政体就会发生相应的擅变。这种擅变指向堕落的方向,其具体路线是贤人政体一荣誉政体一平民政体一僧主政体。
(2)批判民主制
在民主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平等。自由是放纵的,人们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的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 平等被不加区别的给与一切人,不论其是否应该享受平等,平等走向极端,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攫取了权力,凭借暴力建立专制统治,民主政体必然演变为僧主政体。
(3)现实意义
柏拉图对民主制度的批判,体现了对权力的制约的想法,对西方分权制衡学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对绝对民主和平民民主的规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试辨析。
【答案】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这句话体现了人的合群性。人的本性在于参与政治活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要经历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该语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