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理工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滴定分析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滴定分析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答: (1)反应必需定量地完成;
(2)反应速度要快,如果速度较慢,要设法加快其速度; (3)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2. 简述气-液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答案】气-液色谱中,将固定液涂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气体携带试样混合物作为流动相,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分离柱中流出。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3. 试指出化合物中,和质子峰的裂分数及强度。
【答案】a 为单峰;b 为四重峰,峰强比为
c 为三重峰,峰强比为
4. 经典极谱法测定浓度范围是多少?影响其测量下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途径有哪几方面?
【答案】经典极谱法测定浓度范围:电容电流的影响;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途径有:
(1)降低电容电流,建立新的测量技术; (2)提高测量物质的利用率。
5. 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常采用什么方法?写出名称、适用范围与计算公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常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答案】(1)气相色谱法常用定量分析方法为归一化法与内标法(或内标对比法)。 ①归一化法:适用于所有组分在同一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的样品分析。计算公式为:
②内标法:适用于同一分析周期内不是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或检测器不能对每个组分都产生信号,或只需测定混合物中某几个组分的含量的样品分析。计算公式为:
第 2 页,共 17 页
影响其测量下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
或内标对比法:适用于内标法中校正因子未知的情形,计算公式为:
(2)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外标法定量。因为HPLC 进样量较GC 大得多,而且六通阀进样重现性较好。
6. 试剂空白值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
二、计算题
7.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元素的配合物,用lcm 比色血在530nm 波长下测得系列标准溶液的数据如下表,若在同样条件下测得未知物的吸光度为0.250, 求未知样的浓度
【答案】校正以后的的吸广度如下表所示:
用上表中的数据绘制A-c , 判断出需要删除先计算出
曲线的斜率为:
这一点。
然后,在根据250nm 的吸广度校正值,计算出未知样的浓度1为:
8. pH=5.5的缓冲溶液中,使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1)不加入掩蔽剂时,能否准确滴定(2)以KI 为掩蔽剂掩蔽能否准确滴定
计算滴定的终点误差。
(3)己知二甲酚橙与(4)计算滴定
均能显色,选择滴定
时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是否恰当?
至化学计量点时
与滴定剂反应的百分数。
(
与KI 不反应),终点时游离的KI 浓度为0.80mol/L,
滴定含有同浓度
试液中的
采用
第 3 页,共 17 页
【答案】由题意可得E 的酸效应为:
(1)不加掩蔽剂时,根据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可得:
所以不能准确滴定。 (2)加入KI 以后,可得:
对的辅各合效应,产生副反应系数为:
E 总的副反应系数为:
根据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可得:
所以,加入KI 之后,可以准确滴定。 可以很容易求得:
所以,终点误差为:
(3)如果需要Cd 显色需满足以下条件:
而此时,
的浓度为:
所以Cd 不会与二甲酚橙显色。 (4)在滴定
达到化学计量点时,
反应百分数为:
第 4 页,共 1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