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
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问题:
[单选]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中美正式建交。B.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问题:
[单选]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谈到:“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力量失衡引发冲突。B.恐怖主义猖獗。C.跨国犯罪增多。D.金融安全受到威胁。
问题:
[单选] 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D.亚洲各国经济实力超过了欧美。
问题:
[单选] 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这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B.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C.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D.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问题:
[单选] “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问题:
[单选]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问题:
[单选] 美国的创始人之一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总统制。B.联邦制。C.分权制。D.邦联制。
问题:
[单选]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着火的房子”,反映英国与北美人民的矛盾激化。B.“人类的五分三”,指统计人口时黑人的计算方法。C.“小州的胜利”,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D.“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局限性。
问题:
[单选]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