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玉米运动。

问题:

[单选]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采取余粮征集制。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问题:

[单选]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问题:

[单选]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

A.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B.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C.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D.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

问题:

[单选]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

A.根本突破了旧体制。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D.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问题:

[单选]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的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问题:

[单选]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在1400-1800年间,欧洲航海家的一系列杰出的探险之旅将他们带到了世界上除极地以外的各个海域。航海事业是昂贵的事业,然而私人投资者与政府却有极强的动力经营海上探险业,并且为船队提供资金和航海技术。由此可见推动这一时期航海活动的因素有()①西班牙统治者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资本的渴求③蒸汽轮船发明,成为当时主要的航海工具④欧洲航海家勇于探险、开拓的精神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问题:

[单选]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问题:

[单选] 16世纪末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取代其海上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A.英国。B.荷兰。C.法国。D.葡萄牙。

问题:

[单选] 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这说明当时英国()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