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

问题:

[单选] 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C.将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问题:

[单选]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问题:

[单选]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问题:

[单选] 1961~1963年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据史料记载,1961~1962年两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关于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最合适的是()

A.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粮食供应紧张。B.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C.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转移城市人口。D.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

问题:

[单选] “(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还把加强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必要的集中统一领导,斥之为‘条条专政’、‘扼杀地方积极性’,因而盲目地下放企业管理权,大搞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分散主义。”这本质上反映了()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掀起高潮。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C.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问题:

[单选] 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你认为近代光学、热力学、电磁学、天体物理学等新学科形成的基础是()

A.解析几何学。B.微积分学。C.牛顿创立的经典学。D.达尔文进化论。

问题:

[单选] 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赞颂道: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再推进一位。这反映出:()

A、牛顿力学体系已经解决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切问题。B、牛顿力学体系被奉为物理学的圣经,作为权威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C、经典物理学到十九世纪末已发展得比较完整,研究宏观物理和超高速物理学的各部门。D、牛顿力学体系还没有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问题:

[单选] 之所以说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相对论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②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③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④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人到微观世界()

①②③。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④。

问题:

[单选] 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发现光速不变。爱因斯坦在设计的理想实验里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个运动方向相反、时速为光速的火车,其相对速度仍为光速;两个以光速同向运动的物体,其相对速度亦为光速。爱因斯坦的这一想法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爱因斯坦的理论是:()

A、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B、光速不变原理。C、光电效应。D、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