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题库>出血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加1×109/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关于该患者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m’s试验阳性。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块回缩能力降低。血小板寿命正常。骨髓增生低下。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加1×109/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泼尼松加量。脾切除。服用叶酸。预防性输血小板。骨髓移植。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加1×109/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该疾病发病的最主要机制是()

A.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引起。脾脏。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lib90g/L,WBC3.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检查为:巨核细胞145个,颗粒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罕见。为证实诊断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小板抗体测定。狼疮细胞检查。出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lib90g/L,WBC3.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检查为:巨核细胞145个,颗粒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罕见。患者首选治疗是()

A.丙酸睾酮加铁剂。糖皮质激素加铁剂。脾切除。止血药物。免疫抑制剂。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膝关节肿胀,腹软,下腹压痛。血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蛋白质(+)红细胞(+)颗粒管型0~3个/HP不常见的病因是()

A.细菌病毒。食物,如鱼、牛奶。某些药物。寒冷因素。放射性物质。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肢散在出血点,膝关节肿胀,腹软,下腹压痛。血白细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红蛋白110g/L;尿蛋白质(+)红细胞(+)颗粒管型0~3个/HP诊断可能是()

A.急性阑尾炎。肠套叠。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急性肾小球肾炎。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治疗首选措施是()

A.输注血小板。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应用纤溶抑制剂。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

A.紫癜。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脾明显肿大。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