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关于复方多巴标准片的用药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增量,摸索最低的有效剂量。常规标准片开始时可62.5mg,每日2~3次,视症状可增至每次125mg,最大不超过250mg,每日2~3次。为减轻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作用,多主张饭后即服。中性氨基酸影响L-Dopa在小肠的吸收和阻碍其通过血脑屏障。于空腹时服用,吸收和疗效好。
问题:
[单选] 有关复方卡比多巴(息宁)控释片的用药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控释片制剂有效血药浓度较稳定,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伴有症状波动,或不伴有症状波动的早期轻症患者。起效较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巴)慢,但药效维持时间一般较苄丝肼-左旋多巴长。若将复方卡比多巴控释片转换成苄丝肼-左旋多巴标准片时,剂量应比复方卡比多巴控释片增加30%。缺点是生物利用度低,起效缓慢。
问题:
[单选] 关于弥散型美多巴(水溶片)的用法叙述错误的是()
水溶制剂,易在水中溶解。便于口服,吸收迅速。起效快,仅需10min左右。作用时间亦较标准片明显短。适用于起效慢、吞咽困难、晨僵、剂末肌张力障碍的PD患者。
问题:
[单选] 关于L-Dopa制剂的不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大类。周围性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持续用药后多可适应。中枢性不良反应包括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等。闭角型青光眼、精神病患者禁用L-Dopa制剂。症状波动、运动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多在用药的第1年中出现。
问题:
[单选] 与L-Dopa药代动力学改变无关的症状波动现象是()
“开-关”现象。剂峰运动障碍。剂末恶化。疗效减退。关期肌张力障碍。
问题:
[单选] 关于L-Dopa剂型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使用何种剂型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和经济状况。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应首选复方卡比多巴(息宁)或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巴)。老年患者受生命期限的限制,需用药时间短,衰减效应的机会少,应联合用药以优先改善症状。<50岁的患者,因治疗时间长,且易出现多种副作用,应尽量推迟多巴制剂的应用。年轻患者要在保障继续工作和延迟衰减效应两方面取得平衡,可给予小剂量多巴制剂加DA受体激动剂或保护剂。
问题:
[单选] 关于托卡朋(答是美)的叙述错误的是()
是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可抑制L-Dopa在外周的代谢,使血浆药浓度保持稳定,并能增加L-Dopa进脑量。可以阻止脑内DA的降解,使脑内DA含量增加。与L-Dopa合用可增加后者疗效,单独应用亦有抗PD疗效。副作用有腹泻、腹痛、头痛、多汗、转氨酶升高、尿色变浅等。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小舞蹈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是风湿热在神经系统的常见表现,所以又称风湿性舞蹈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肌力减弱,自主运动障碍和情绪改变。本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血清中存在抗神经元抗体,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一般可自愈,但有复发者。
问题:
[单选] 下列与小舞蹈病病理不相符的是()
黑质、纹状体、丘脑底部、小脑齿状核及大脑皮质的可逆性炎性改变。可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有的病例可见散在动脉炎、点状出血,或栓塞性小梗死。软脑膜有轻度炎性改变,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改变。
问题:
[单选] 有关小舞蹈病的舞蹈样动作叙述错误的是()
可急性出现,也可隐袭起病。常为双侧性,也有部分患者呈单侧或局限。安静或休息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以面部最为明显,表现挤眉、弄眼、噘嘴、吐舌、扮鬼脸等。肢体表现为一种极快的有规则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