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外科Ⅰ阶段题库>休克题库

问题:

[单选] 休克患者在应用胶体液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失血性休克,尽量以全血补充失血量。白蛋白一般不用于抗休克治疗。胶体溶液不包括明胶和羟乙基淀粉。血浆优于血浆增量剂,特别是休克晚期有出血倾向时。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用量一般为500~1000ml。

问题:

[单选] 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

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1000~1500ml。

问题:

[单选] 重度休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依据中,不包括()。

出现出血、血栓、溶血等表现。血小板<8×109/L、凝血时间(试管法)异常,高凝状态<3分钟,低凝状态>12分钟。早期表现为纤溶亢进:①凝血酶结时间>25秒;②3P试验阳性;③优球蛋白溶解时间<2小时;④全血块溶解时间>2小时。HCO3-<21mmol/L,pH<7.35,CO2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升高。红细胞形态呈盔形或三角形或碎片状、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减少。

问题:

[单选] 休克除补充有效血容量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抗休克的重要内容,下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

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问题:

[单选] 抗休克时,临床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根据是()。

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尿量情况。神志情况。休克的类型和阶段。

问题:

[单选] 休克的治疗原则中,不包括()。

尽早去除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心脏、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纠正微循环障碍。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问题:

[单选] 下列休克类型中,对微循环影响和内脏损害比较严重的是()。

神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问题:

[单选] 下列不是血管收缩剂的是()。

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阿拉明)和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

问题:

[单选] 下列抗胆碱能药物在抗休克中的应用和作用,不包括()。

抗胆碱能药物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抗休克较常用的是山莨菪碱(654-2)。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使血管舒张,从而改善微循环效果较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降低白三烯、前列腺素的释放而保护细胞。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改善心泵功能。

问题:

[单选] 关于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根据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脱水性休克。诊断主要根据伤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治疗原则是尽快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代谢紊乱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进行连续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