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题库>感染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无压痛。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未分型。极危型。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5岁,十年前外伤后曾静脉输血治疗,近期持续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出现紫红色“葡萄样”结节。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做以下哪些检查()

A.梅毒抗体检查。肥达反应。外斐反应。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HIV抗体检查。免疫功能检测。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5岁,十年前外伤后曾静脉输血治疗,近期持续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出现紫红色“葡萄样”结节。对于此病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联合抗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应用激素。明确感染部位及微生物种类。针对特异性感染的治疗。静点青霉素G。口服红霉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5岁,十年前外伤后曾静脉输血治疗,近期持续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出现紫红色“葡萄样”结节。根据以上情况,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

A.病毒性感冒合并肺部感染。肺癌。皮肤癌。何杰金氏病。梅毒。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江南某镇居民共饮一条河水,于7月中旬先后有近百人发热,均伴有乏力、纳差,部分病人腹泻或便秘。检查:大部分发热病人有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前胸或上腹部有暗红色皮疹,怀疑为伤寒流行。为防止疾病继续蔓延,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隔离病人。给易感者注射伤寒疫苗。加强粪便管理。突击消灭苍蝇。加强对饮食店管理。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江南某镇居民共饮一条河水,于7月中旬先后有近百人发热,均伴有乏力、纳差,部分病人腹泻或便秘。检查:大部分发热病人有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前胸或上腹部有暗红色皮疹,怀疑为伤寒流行。对正在发热病人进行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

A.肥达反应。血培养。骨髓培养。大便培养。尿培养。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江南某镇居民共饮一条河水,于7月中旬先后有近百人发热,均伴有乏力、纳差,部分病人腹泻或便秘。检查:大部分发热病人有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前胸或上腹部有暗红色皮疹,怀疑为伤寒流行。通过检查证实为伤寒流行,引起流行的传染源是()

A.老鼠。苍蝇。蚊子。带菌者。病人。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为预防菌痢传播应以以下哪一措施为主()

A.合理治疗病人。管理粪便。及时发现与治疗带菌者。药物预防。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此病的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以肠道哪一段为主()

A.回盲部。回肠末端。乙状结肠与直肠。整个结肠。盲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腹痛、腹泻、脓血便是菌痢病人典型症状,其原因为()

A.内毒素被吸收后激活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外毒素对肠粘膜损伤。痢疾杆菌侵入粘膜下层引起炎症。痢疾杆菌侵入粘膜固有层后引起小血管痉挛从而形成浅表溃疡。痢疾杆菌及内毒素、外毒素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