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题库>血液科题库

问题:

[单选] 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示增生低下,三系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和骨髓象符合()

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

[单选] 以下哪项不是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条件()

起病急缓不同。发展快慢不同。发病原因不同。骨髓检查特点不同。预后不同。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说明,哪项是正确的()

DNA合成缓慢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在严重巨幼细胞贫血时常见全血细胞减少。在巨幼细胞贫血时常见无效的红细胞生成。巨幼细胞贫血起源于营养不良者不到50%的病例。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

问题:

[单选] 女性,22岁,头晕乏力伴皮肤黄染2周。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65g/L,网织红细胞11%,拟诊溶血。下列哪项检查是诊断溶血的直接证据()

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网织红细胞升高常>5%。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常>50%。红细胞寿命缩短。尿胆原强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问题:

[单选] 女性,26岁,2年前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就诊。粪便镜检找到钩虫卵,经驱虫及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无明显改善。近因症状加重而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肝、脾均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5%;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检查示红系明显增生,粒红比例倒置,外铁(+++),内铁正常。B超显示胆石症。最可能的诊断是()

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炎症性贫血。

问题:

[单选] 男性,30岁,黄疸、贫血4年,偶见酱油色尿。检验:红细胞2.15×1012/L,血红蛋白68g/L,白细胞2.3×109/L,血小板63×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6.7%;总胆红素44.46μmol/L(2.6mg/dl),直接胆红素3.42μmol/L(0.2mg/dl),ALT正常;骨髓检查示增生正常偏低,粒红比为1:1.92。要正确诊断最需要做下列哪项检查()

Coombs试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Ham试验。尿隐血试验。HBsAg。

问题:

[单选] 患者,女性,3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3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重度贫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显示WBC9.0×109/L,Hb40g/L,RBC1.06×1012/L,PLT110×109/L。外周血可见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0%。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为了进一步明确溶血的存在,应首选哪一方面的实验室检查()

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补体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问题:

[单选] 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14.32μmol/L(80ILg/dl),ALT正常;Coombs试验(+)。诊断首先考虑为()

黄疸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炎合并继发性贫血。

问题:

[单选] 女性,20岁,头昏、乏力半年,近2年来每次月经持续7-8天,有血块。门诊检验: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65g/L,网织红细胞1.5%(0.015);血清铁蛋白10μg/L,血清叶酸16ng/ml,维生素B12600μg/ml。最可能的诊断是()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问题:

[单选] 男性,50岁,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上升达135g/L。为补充体内应有的铁储存量,需继续给予小剂量铁剂。下列何项实验室检查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

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骨髓内铁粒幼细胞计数。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