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皮质旁软骨瘤。甲下骨瘤。成骨细胞瘤。
问题:
[多选] 提示恶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征象包括()
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处模糊,呈虫蚀状、筛孔状。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骨膜增生较显著,出现Codman三角。软组织肿块较大。肿瘤突然生长迅速并有恶病质。
问题:
[多选] 多发性骨软骨瘤出现哪些情况应高度怀疑恶变()
软骨帽增厚,发生于长骨者超过1cm。钙化软骨帽密度变淡,边界不清。瘤体内出现透亮区。远处出现转移性病灶。30岁以上的患者肿瘤体积突发性增大。
广泛性骨质疏松。多发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骨质硬化。骨质破坏、骨质硬化并存。
问题:
[多选]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X线表现包括()
1/3发生骨骼改变,1/3表现为骨质疏松,1/3无骨骼改变。骨膜下骨吸收。局限性囊状骨质破坏,即棕色瘤。骨质软化。骨质硬化。
问题:
[多选]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四肢躯干骨病变的X线表现为()
囊状膨胀性改变。磨玻璃样改变。丝瓜瓤(络)状改变。虫蚀样改变。地图样改变。
骨肿瘤。骨肿瘤样病变。骨感染。骨肉芽肿性病变。石骨症。
问题:
[多选] 四肢创伤行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
明确有无骨折或肌腱韧带断裂。了解骨折错位情况。透视监视下行复位治疗。复位固定后摄片,观察复位情况。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过程及有无并发症。
中心型软骨肉瘤髓腔内呈溶骨性破坏。邻近骨皮质不同程度膨胀、变薄,骨皮质破坏形成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环形、半环形或砂粒样钙化影。偶见骨膜反应和Codman三角。周围型软骨肉瘤多由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恶变而来。
经过两侧"Y"形软骨中央连线与髋臼切线的交角。反映髋臼的发育情况。正常值为30°~12°,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出生时为30°,1岁时23°,2岁20°,10岁时12°左右。髋臼角增大为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