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内科(医学高级)题库>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多发性硬化的疾病调节治疗(DMDs)不恰当的描述是()

DMDs主要针对不同时期的MS病理特点进行,需长期治疗。对复发型MS,目标在于抑制和调节免疫,控制炎症。对进展型MS,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可能有效。对复发型MS,一线DMDs药物包括β-干扰素(IFN-β)和醋酸格拉默(考帕松)。对不能耐受一、二线DMDs不良反应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

问题:

[单选] 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MS治疗()

已经证实β-干扰素及血浆交换治疗对继发进展型MS和原发进展型MS无效。米托蒽醌为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SP-MS的唯一药物,能延缓残疾进展。对疲劳症状常用金刚烷胺或莫达非尼治疗。对急性疼痛如Lhermitte征可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治疗。多奈哌齐治疗合并的认知障碍疗效肯定。

问题:

[单选] 对视神经脊髓炎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脑脊液蛋白电泳检出寡克隆区带。CSF蛋白增高。脑脊液细胞数增多显著,>50×106/L。血清NMO-IgG(AQP4抗体)阳性。CSF-IgG指数增高。

问题:

[单选] 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是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B.通常发生在感染后、出疹后或疫苗接种后。C.其病理特征为脱髓鞘病变常侵犯大脑半球或整个脑叶,病变多不对称,多以一侧枕叶为主。D.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脑脊髓炎又称为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E.应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多发性硬化鉴别。

问题:

[单选] 有关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辅助检查不正确的是()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脑脊液压力增高或正常,CSF-MNC增多。CSF蛋白明显增高,以IgM增高为主。EEG常见弥漫的θ和δ波,亦可见棘波和棘慢复合波。MRI可见脑和脊髓白质内散在多发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

问题:

[单选] 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好发成人,多有季节性流行。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头昏、全身酸痛等。严重时出现痫性发作、昏睡和深昏迷等。脊髓受累可出现受损平面以下的四肢瘫痪或截瘫。锥体外系统受累可出现震颤和舞蹈样动作。

问题:

[单选] 关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依据哪项不正确()

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起病的脑实质弥漫性损害、脑膜受累和脊髓炎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多。CSF-MNC增多。EEG广泛中度异常,有弥漫的θ和δ波。CT或MRI显示脑和脊髓内多发散在病灶。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弥漫性硬化的描述是正确的但除外()

弥漫性硬化是亚急性或慢性广泛的脑白质脱髓鞘疾病,又称为Schilder病。病因未明,一般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幼儿或青少年期发病,男性较多,多呈亚急性、慢性进行性恶化病程。视力障碍可早期出现,多见脑弥漫损害的表现如智能减退、精神障碍、癫痫发作、瘫痪、共济失调和尿便失禁等。确诊需依赖脑电图的高波幅慢波。

问题:

[单选] 关于同心圆硬化除哪项以外都是正确的()

同心圆硬化又称Balo病,病灶内髓鞘脱失带与髓鞘保存带呈同心圆层状交互排列,形成树木年轮状改变。病变分布及临床特点与多发性硬化完全不同,但认为本病是MS的变异型。临床上患者多为青壮年,急性起病,多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之后出现轻偏瘫、失语、眼外肌麻痹、眼球浮动和假性延髓麻痹等。体征包括轻偏瘫、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征等。MRI显示额、顶、枕和颞叶白质洋葱头样或树木年轮样黑白相间类圆形病灶。

问题:

[单选] 关于脑白质营养不良不正确的是()

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组由于遗传因素导致髓鞘形成缺陷,不能完成正常发育的疾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神经鞘脂沉积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幼儿型多见,男多于女,2岁后发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多在儿童期(5~14岁)发病,通常均为男孩。脑白质营养不良预后好,可长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