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中国诗文化的内在精蕴源远流长,一般认为,意境理论的源头是()。
A、刘勰。B、庄子。C、王昌龄。D、王国维。
问题:
[单选] 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的观点的是()
A、庄子。B、钟嵘。C、王昌龄。D、王国维。
问题:
[单选] 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诗歌理论,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味外之旨”为“全美”的是()
A、司空图。B、钟嵘。C、刘勰。D、庄子。
问题:
[单选] “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出自()
A、刘勰《文心雕龙》。B、钟嵘《诗品序》。C、严羽《沧浪诗话》。D、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问题:
[单选] 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正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是()的观点.
A、鲁迅。B、宗白华。C、老舍。D、李泽厚。
问题:
[单选]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语出()
A、严羽《沧浪诗话》。B、刘熙载《艺概》。C、欧阳修《六一诗话》。D、陆时雍《诗境总论》。
问题:
[单选] 从意境表现“情”的藏与露,对意境进行分类,把意境分为两大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是()
A、樊志厚。B、刘熙载。C、王国维。D、王夫之。
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
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