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出自()
A、罗兰·巴特。B、德里达。C、索绪尔。D、苏珊·朗格。
问题:
[单选] 由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所构成的形象,也即在文学文本中呈现的虚拟的客观世界本身是指()
A、语音层面。B、意蕴层面。C、形象层面。D、意象层面。
问题:
[单选] 声音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暗示了意义的附带联系,除非词语具备了词语的作用,否则词语的声音就不能在人的头脑中产生作用。出自()。
A、英伽登。B、兰塞姆。C、威廉·燕卜逊。D、韦勒克。
问题:
[单选] “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的美的资源。如果这块调色板上的颜色很丰富,如果这块调色板是轻灵的,他会觉得很幸运。”出自()。
A、英伽登。B、兰塞姆。C、威廉·燕卜逊。D、爱德华·萨丕尔。
问题:
[单选] 由于汉语词义的独立性,词与词之间进行结合的自由度较大,易于构成()的审美效果。
A、悖论。B、含混。C、反讽。D、夸张。
问题:
[单选] “自治性原则是一种正确的美学原则,但是一个对现实和人类感情的再现同样不是外在于艺术品的东西在批评中就应该把它们算到艺术之内。”这句话反对形式文本论出自()
A、布洛克。B、洛克。C、燕卜荪。D、立普斯。
问题:
[单选] “就大体而言,单音缀与孤立,依旧不失为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正因中国语言文字有这一特性,所以在文辞中格外能显出音节之美”。出自()
A、郭沫若。B、周作人。C、鲁迅。D、郭绍虞。
问题:
[单选] “创造是被这表现力催促着前进,非到极精不能满足自己。心灵里燃烧着,生命在艺术境域中活着,为要满足自己把宇宙擒在手里,深了还要深,美了还要美,非登峰造极不足消减渴望。”出自()。
A、黑格尔。B、老舍。C、周作人。D、鲁迅。
问题:
[单选] 提出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观点的是()。
A、黑格尔。B、康德。C、别林斯基。D、马克思。
问题:
[单选] ()称文学的典型是“独特的这一个”。
A、黑格尔。B、康德。C、车尔尼雪夫斯基。D、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