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题库>文学概论题库

问题:

[单选] 姚鼐在《古文辞类纂》把文学文本内在意义层次“粗”与“细”分为()。

A、神、道、气、味四要素。B、灵、道、气、味四要素。C、神、理、气、味四要素。D、神、理、气、灵四要素。

问题:

[单选] 姚鼐在《古文辞类纂》把文学文本外在语言层面“粗”与“细”分为()。

A、格、律、声、色四要素。B、格、律、韵、色四要素。C、格、律、声、调四要素。D、韵、律、声、调四要素。

问题:

[单选]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与()。

A、“自动化”相一致的。B、“自我化”相一致的。C、“自动化”相对立的。D、“大众化”相一致的。

问题:

[单选] 文学象征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是()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观念、意念。B、作家的写作意图。C、客观事物的内在含义。D、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所产生的顿悟。

问题:

[单选] ()是文本文字组成的实体存在,是供接受主体阅读接受的,包含相对独立的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

A、文学作品。B、文学形象。C、文学文本。D、文学语言。

问题:

[单选]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是关于文本的层面的说法,是出自()

A、《庄子·外物》。B、《周易·系辞》。C、王弼《周易略例·明象》。D、《文心雕龙》。

问题:

[单选] ()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A、亚里士多德。B、但丁。C、贺拉斯。D、德谟克利特。

问题:

[单选] 文本层面的经典的二分法是指()

A.情感与理智。B.形象与意义。C.内容与形式。D.以上都不对。

问题:

[单选] 在俄国形式主义这里,文学文本的构成要素统一到了一元的“形式”概念之中。这一派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纯粹形式;它不是物品,也不是材料,而是各种材料的关系。正如任何一种关系一样,这是一种零维度的关系。”

A、什克洛夫斯基。B、维克多·日尔蒙斯基。C、勃列日涅夫。D、托尔斯泰。

问题:

[单选] 美国文论家()提出了“意义是事件”的观点,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做的事,而意义与理解则是阅读“事件”的结果。

A、斯丹利·费希。B、苏珊·朗格。C、韦勒克。D、沃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