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问题:
[单选]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农民的辛勤劳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问题:
[单选]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上述经济调整都依据了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相通之处。
问题:
[单选]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问题:
[单选] 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是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始终注意反地“左”倾错误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问题:
[单选]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
[单选]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 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①②。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④。
问题:
[单选]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问题:
[单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
[单选] 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①社会阶段的认识②工作重心的转移③科学发展观的确立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①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③。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