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京剧的“四大名旦”各有各的风格,其中属于梅兰芳梅派的是:()
悲愤含蓄、幽咽婉转。飒爽矫健、刚劲有力。庄重中和、雍容华贵。活泼灵动、亲切温柔。
问题:
[单选] 京韵大鼓,由河北南部流行的哪种大鼓变革而来,1900年定型于北京()
木板大鼓。清口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
问题:
[单选] 清末民初,京师的西河大鼓艺人渐多。而谁是第一个进京的西河大鼓艺人()
刘宝全。马增芬。赵玉峰。马三峰。
问题:
[单选] 相声的前身是“口技”,又叫“像声”。老北京最熟悉的相声艺人,当属第一代天桥“八大怪”之一“万人迷”()
张寿辰。李德钖。侯宝林。曹德奎。
问题:
[单选] 天桥中幡起源于哪朝,是老北京文化,尤其是老天桥文化的缩影()
商朝。清朝。晋朝。明朝。
问题:
[单选] 说书艺术,在明末清初分为了两大体系,既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其中,评书的创始人为乾隆时期的()
何良臣。王鸿兴。邓光臣。柳敬亭。
问题:
[单选] 梅花大鼓又名梅花调,也叫清口大鼓。创始人是清末满族哪位艺人,别号梅花馆主()
王玉端。刘宝全。马三峰。金万昌。
问题:
[单选] 拉洋片,也叫作拉大片(大画)、西湖景。传统相声《拉洋片》有“京八张”“怯八张”之分,这两者的区别在()
“怯八张”在节奏上比“京八张”慢一些。“怯八张”在画面感上比“京八张”强烈。“怯八张”在音律上比“京八张”快一些。“怯八张”在节奏上比“京八张”快一些。
问题:
[单选] 《京津冀北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大北京”的概念,该报告提出的时间是()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问题:
[单选] “大北京”的概念是在下列哪个报告中提出的()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京津冀北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