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信息技术题库>高中历史题库

问题:

[单选] 我们平时说的东汉时期是下列哪个时间段()

公元25-220年。公元25-200年。公元前202-公元8年。公元前102-公元8年。

问题:

[单选] 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是对以下哪条历史经验的总结?()

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马上治天下”。采取高度集权措施。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问题:

[单选] 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主张推行分封制。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削弱诸侯王实力。

问题:

[单选] 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是“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观点是()

无为而治。推行仁政。严刑峻法。儒法合一。

问题:

[单选] 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有个宫女叫王嫱,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没有发生战争。

六百多年。六十多年。一百多年。三百多年。

问题:

[单选] 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是①魏延②关羽③马超④黄忠⑤张飞⑥赵云()

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⑤⑥。②③④⑤⑥。①②④⑤⑥。

问题:

[单选] 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秦始皇。陈胜。汉武帝。班超。

问题:

[单选] 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汉朝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董仲舒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汉武帝废除了同态复仇原则。

问题:

[单选] 西汉时期我国冶铁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

使用煤作燃料。利用水力鼓风。推行铁业官营。铁农具广泛使用。

问题:

[单选] 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时期的我国北方的历史情况

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