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题库>建筑工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题库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对于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方案的编制,应搜集的资料为()

原设计、施工资料,包括防水设计等级、防排水系统及使用的防水材料性能、试验数据。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的变化。渗漏水发生时间。渗漏水的现状、水源及影响范围。渗漏水造成的损失情况。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关于注浆防水的施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岩石地层或衬砌内注浆前,应将钻孔冲洗干净。注浆顺序应沿工程轴线由低到高,由下往上,从少水处到多水处进行。在多水地段注浆,应先两头,后中间。预注浆各孔段均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应稳定10min时,单孔注浆结束。预注浆各孔段注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3或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得90%时,单孔注浆结束。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关于地下排水工程的施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集水管应放置在过滤层的上部。盲管应采用塑料(无纺布)带,水泥钉等固定在基层上,固定点拱部间距宜为300~500mm,边墙宜为1000~1200mm。环向盲管宜整条铺设,需要有接头时,宜采用与盲管相配套的标准接头及标准三通连接。无砂混凝土管连接时,可采用套接或插接,连接应牢固,不得扭曲变形和错位。不同沟、槽、管应连接牢固,必要时可外加无纺布包裹。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在变形缝的防水构造中,对中埋式止水带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应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线状安设。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并应严防漏浆。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钢边)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200mm,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下列保护层应符合的规定正确的是()

底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保温层。侧墙背水面保护层应采用30mm厚1:2.5水泥砂浆。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mm厚1:2.5水泥砂浆。顶板应采用1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30~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铺贴各类防水卷材应符合的下列规定中,错误的是()

应铺设卷材加强层。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满粘法施工。侧墙部位采用外防外贴法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点粘法施工。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4~1/3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防水卷材品种,属于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的是()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方式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増至45%。水胶比不得大于0.45,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5。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下列关于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说法错误的是()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10m小于20m时,抗渗等级为P6。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20m小于30m时,抗渗等级为P8。当工程埋置深度大于等于30m,抗渗等级为P10。山岭隧道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12。

问题:

[多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对用于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材料及防水砂浆的主要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应使用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特种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砂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应大于1%。掺外加剂、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其粘接强度不应小于1MPa。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粘接强度不应小于1.2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