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曹某是铝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上市)的副经理,他的舅舅石某因白手起家做生意缺乏资金,要向工商银行贷款,但由于没有适当的担保,石某也明显没有清偿能力,工商银行拒绝放贷,曹某于是操纵铝矿实业公司为石某提供了100万元的价值的担保。最后因为石某经商破产,铝矿实业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对于曹某的行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曹某的行为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B、曹某的行为构成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C、曹某的行为构成违规运用资金罪。D、曹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问题:
[多选] 雷某和蒋某在北京租赁了一个公共网站,以竞猜亚洲冠军杯赛的结果为内容,招揽大批球迷参与赌球,雷某和蒋某在比赛开始前给予亚冠执法裁判20万元好处费,让其偏袒一方。参与赌球的球迷中有施某、张某二人是长期依赖赌球为生活资金来源的人,廖某了解雷某和蒋某的行为内情,招集了众多京外球迷参与赌球。对于这段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廖某不是开设赌场的人,不构成犯罪。B、雷某和蒋某构成开设赌场罪。C、施某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故不构成犯罪。D、雷某、蒋某、施某、张某、廖某都构成赌博犯罪。
问题:
[单选] 某法官石某对某个引发社会震怒的连环故意杀人碎尸案的主犯江某(有自首情节)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由于江某在判决生效后8个月的时候检举了监狱内的一起狱警轮奸女犯的犯罪案件(狱警被判处了重刑),江某又被减为14年有期徒刑,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江某应当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因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B、江某只有在6个月内检举这个犯罪活动,才可以被减刑。C、江某被减为14年有期徒刑是错误的。D、江某应当被减为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
[多选] 山西某矿山生产的包工头苏某无证经营,雇佣20人进行煤炭开采,由于苏某在购置的生产设备和采取的防范措施上存在的隐患,结果发生地下瓦斯爆炸,造成1死2伤,对于此次事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苏某构成生产、作业责任事故罪。B、苏某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C、未受害的其他17人构成犯罪。D、苏某不构成犯罪,因为必须罪刑法定。
问题:
[多选] 某制鞋厂由于要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考虑到借款难易程度,于是打算向某财务公司借款,但该财务公司要求制鞋厂提供担保,制鞋厂没有可以提供担保的财产,就伪造房产证取得了工商银行某市支行的保函,财务公司根据保函向制鞋厂提供了大笔贷款,最后制鞋厂无力偿还,致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鞋厂不构成犯罪,因为犯罪主体不适格。B、制鞋厂不构成犯罪,因为其行为不是刑法控制的行为。C、制鞋厂构成骗取金融机构信用罪。D、该工商银行支行可能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问题:
[单选] 行为人施某因为与伍某有仇,即入户故意杀害了伍某的全家,然后为了毁灭罪证,点燃了床单,引发大火,危及邻居张某、廖某的房舍安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某犯放火罪,因为基于重罪吸收轻罪,放火罪吸收故意杀人罪。B、施某犯故意杀人罪,因为放火只是故意杀人罪的延续,是不可罚的事后行为。C、施某是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的想象竞合犯。D、施某犯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应当以二者数罪并罚。
A、张某因为盗窃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但是拒不认罪,由于监狱机关向法院传达了监狱人满为患的意见,法院于是判处张某2年缓刑。B、缓刑考验期限是1到5年。C、石某1989年5月5日出生,2007年5月5日某法院判处其抢夺罪成立,由于石某父母具备对石某较好的监护教养条件,法院对其适用缓刑。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刑法,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问题:
[单选] 浙江沿海的岳某在其经营的小船坞中通过保管的方式协助各类船只走私各类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并从中获得好处费数万元,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在这些普通货物中还藏匿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以及大量的淫秽光盘。岳某对藏匿淫秽光盘的行为知晓,而对其他藏匿物不知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岳某仅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B、岳某构成走私制毒物品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应数罪并罚。C、岳某构成走私制毒物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应数罪并罚。D、岳某不是走私犯罪的共犯。
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剥夺政治权利。B、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C、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D、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问题:
[多选] 梁某工作于某大型的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公司在2007年4月做出重大的投资行为决定,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梁某在代表该公司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的同时并没有对这一事件予以公告,导致大量小股东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梁某不构成犯罪,因为这是公司的行为,不应追究其本人刑事责任。B、梁某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C、梁某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不依法披露信息罪。D、梁某构成抽逃出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