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岩土工程专业知识题库>第十章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题库

问题:

[单选] 下述叙述中()不正确。()

路堑是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下路堤是指路面顶面以下1.5m的填方部分。路面底面以下0.3~0.8m的部分称为下路床。路基压实度系指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

问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特殊路基。()

位于特殊土地段的路基。位于不良地质地段的路基。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路基高度超过20m的路基。

问题:

[单选] 路基设计时下述()不正确。()

悬崖陡坡地段的三、四级公路,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采用半山洞。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级公路填方路基下路床的填料CBR值不宜小于5。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三级公路挖方路基上路床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4%。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

问题:

[单选] 填方路基设计时下述()不正确。()

上路堤填料的最小强度不宜小于3。当路基填料的CBR值不满足要求时可掺石灰或其他稳定材料处理。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三、四级公路路堤的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值。当采用护脚路基时,护脚高度不宜超过2m。

问题:

[单选] 下述对挖方路基的要求中()不合理。()

一般黏性土路堑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石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当岩石挖方高度超过20m时,应进行路基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

问题:

[单选] 对高路堤及陡坡路堤进行稳定性分析时,下述( )不合理。()

路堤稳定性分析包括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堤身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等内容。稳定性分析时,对施工期应采用总应力法,强度参数应采用三轴不排水剪强度指标。路堤稳定性计算方法宜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或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路堤稳定性分析评价应主要参照稳定性计算结果决定。

问题:

[单选] 对挖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时,下述()不正确。()

边坡稳定性评价宜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进行。对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时的非正常工况主要指暴雨,连续降雨或地震等工况。对于一级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非正常工况工时的安全系数宜取1.10~1.20。

问题:

[单选] 关于填石路堤,下述()不正确。()

填筑硬质石料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摊铺层厚度的2/3。对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可以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施工参数指填筑材料的压实度。

问题:

[单选] 关于粉煤灰路堤设计下述()不合理。()

粉煤灰路堤是指全部采用粉煤灰或部分采用粉煤灰填筑的路堤。任何等级的公路路堤严禁采用烧失量大于20%的粉煤灰。粉煤灰路堤设计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内摩擦角、内聚力、渗透系数、压缩系数、毛隙上升高度等。对高度在5.0m以上的粉煤灰路堤应验算路堤自身的稳定性。

问题:

[单选] 关于路基排水设计下列()不正确。()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采取堵、截为主,防排疏结合的原则进行,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公路排水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的原则。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