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选] 下列关于W公司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有()。
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卖方仅仅为了到期收回货款而保留商品的法定产权,则销售成立,相应的收入应予以确认。
问题:
[多选] 注册会计师在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如果认为必要可能会实施分析程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异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分析,估算全年收入,与实际收入金额比较。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查明原因。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
问题:
[多选] 助理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A注册会计师认为助理人员的处理合理的有()。
应收账款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助理人员准备选择资产负债表前适当日期为函证截止日实施函证。考虑到重要性和审计成本的原因,助理人员并未对所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助理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控有效、预计差错率较低、欠款金额小的债务人数量较多,且确信对方能认真对待询证函,并对不正确的情况予以反馈的采用了消极式函证。助理人员收到的回函有的采用信件,有的采用传真等各种形式,最后统计的回函率为50%,助理人员认为已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准备确认应收账款。
问题:
[多选] 注册会计师在决定函证数量时,在下列情况中,应增加函证数量及范围的有()。
应收账款账户的重要性水平较高。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无效的。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注册会计师在对ABC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注意到下列情况: (1)根据批准的顾客订单,销售部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一式三联现销或赊销销售单。经销售部被授权人员批准后,所有销售单的第一联直接送仓库作为按销售单供货和发货给装运部门的授权依据,第二联交开具账单部门,第三联由销售部留存。 (2)仓库部门根据批准的销售单供货,装运部门将从仓库提取的商品与销售单核对无误后装运,并编制一式四联预先连续编号的发运单,其中三联及时分送开具账单部门、仓库和顾客,一联留存装运部门。 (3)开具账单部门在收到发运单并与销售单核对无误后,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并将其连同发运单和销售单及时送交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在核对无误后由财务部门职员王某据以登记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明细账。 (4)由负责登记应收账款备查簿的人员在每月末定期给顾客寄送对账单,并对顾客提出的异议进行专门追查。 请指出上述4项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如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及提出改进建议。
问题:
[单选] 验收商品是购货业务中的重要环节,验收单作为这一环节中关键凭证,备受审计人员的重视。在以下关于验收单的各种说法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验收部门应对已收到货物的每张订购单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单。验收人员在将已验收商品送交仓库或其他请购部门时,可要求接收人在验收单副联上签字,以确定签收部门的保管责任。验收人员应将验收单的副联之一送交应付凭单部门。验收单是支持“发生”的重要凭据,但被审计单位无法通过验收单发现购货交易“完整性”认定的错误。
问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采购与付款业务实施的控制测试的是()。
检查有无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需支付。检查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有无存在越权审批行为。检查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设置情况,有无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检查凭证的登记、领用、传递、保管、注销手续是否健全,使用和保管制度是否存在漏洞。
问题:
[单选] 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发生”认定的关键内部控制程序是()。
已填制的验收单均已登记入账。注销凭证以防重复使用。采购的价格和折扣均经适当批准。内部核查应付账款明细账的内容。
问题:
[单选] 下列属于付款交易的截止测试的是()。
确定期末最后签署的支票的号码,确保期后的支票支付未被当作本期的交易予以记录。选择已记录采购的样本,检查相关的商品验收单,保证交易已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被审计单位期末用于识别未记录负债的程序,获取相关交易已记入应付账款的证据。复核截至审计外勤结束日记录在期后的收款,查找其是否在年底前发生的证据。
问题:
[单选] 下列各项内部控制中相对来说有重大缺陷的是()。
固定资产支出预算由总经理批准。固定资产管理中无具体的保养制度。所有设备的购买均由使用设备部门自行办理采购、付款、管理。对固定资产未投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