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与尼克松会面时。与田中角荣会面时。出席万隆会议时。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问题:
[单选]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问题:
[单选] 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问题:
[单选]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问题:
[单选]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①④。①②。①③。②④。
问题:
[单选]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①②③。①③④。①④。③④。
问题:
[单选]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问题:
[单选]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废除苛政,休养生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问题:
[单选]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相地而衰征。租庸调制。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问题:
[单选]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