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此次文化年的口号为“2013土耳其就在这里”。来自电影、传统手工艺品、戏剧、民间舞蹈、美术以及古典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土耳其艺术家将在2013年里,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宜昌等12个中国城市的观众展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土耳其。这表明()
文化在相互渗透中融合。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
问题:
[单选] 中土文化交流()①有利于全盘吸收各国文化成果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趋同
①②。③④。②③。②④。
问题:
[单选]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问题:
[单选] 2012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7周年。607年前,郑和七次率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郑和下西洋,不仅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传送到了西非国家,也从这些国家带回了他们民族的一些商品。郑和下西洋属于文化传播的何种主要途径()
人口迁徙。商业贸易。友好往来。教育。
问题:
[单选] 郑和下西洋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①传播了中华文明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③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④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新形式
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④。
问题:
[单选] 2012年8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五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成功举办,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在华留学生米娜历经激烈角逐,最终荣膺“汉语之星”,成为汉语大赛历史上第一位女冠军。“汉语桥”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参赛选手均是年龄30岁以下、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灿烂而悠久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吸引全球的目光。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①②。②③。①③。②④。
问题:
[单选]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纪录片。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增加国际影响力④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
问题:
[单选]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语。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表明()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
问题:
[单选]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在《中西文明比较》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这些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向外汲取营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罗素这句话表明()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导致一些民族文化的消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各民族文化保持独立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只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问题:
[单选] 2013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