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题库>建筑工程题库

问题:

[多选] 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主要有()。

工期。流水步距。工艺参数。流水节拍。流水段数量。

问题:

[多选] 某基坑宽8m,深8m,土质为三类土,降水深度为4.5m,该基坑施工时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基坑开挖宜采用抓铲挖掘机。基坑开挖应采用分段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基坑降水可采用双排线状布置的轻型井点降水。基坑支护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且排桩外设截水帷幕。基坑验槽时,重点应选择在基坑的中心部位和四角。

问题:

[多选] 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如下各项处理方式符合规定的有()。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部、分项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利使用功能的检验批,严禁验收。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厂(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订立了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同时与某降水公司订立了工程降水合同。甲乙双方合同规定:采用单价合同,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10%以上时调整单价;工作B,E,G作业使用的主导施工机械一台(乙方自备),台班费为400元/台班,其中台班折旧费为240元/台班。施工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单位:天)。 建议双方合同约定八月十五日开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1)降水方案错误,致使工程D推迟两天,乙方人员配合用工5个工日,窝工6个工日。 (2)8月21日至8月22日,因供电中断停工2天,造成人员窝工16个工日。 (3)因设计变更,工作E工程量由招标文件中的300m3增至350m3,超过了10%;合同中该工作的全费用单价为110元/m3,经协商调整后全费用单价为100元/m3。 (4)为保证施工质量,乙方在施工中将工作B原设计尺寸扩大,增加工程量15m3,该工作全费用单价为128元/m3。 (5)在工作D、E均完成后,甲方指定增加一项临时工作K,经核准,完成该工作需要1天时间,机械1台班,人工10个工日。 问题: 1.上述哪些事件乙方可以提出索赔要求?哪些事件不能提出索赔要求?说明其原因。 2.每项事件工期索赔各是多少?总工期索赔多少天? 3.工作E结算价应为多少? 4.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50元/工日,合同规定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25元/工日,因增加用工所需管理费为增加人工费的20%,工作K的综合取费为人工费的80%。试计算除事件3外合理的费用索赔总额。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08000㎡,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基础埋深14.4m,底板厚1800mm,底板混凝土C35,P12。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钢筋施工时,个别部位采用HRB335级直径12㎜的钢筋,因用量少,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HPB235级直径10㎜的钢筋进行代换。 事件二: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站为其制定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大气温度38℃,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浇筑完成12h以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天。 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逢。 事件三:工程总承包项目策划属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项目策划的输出文件时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策划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合同和总承包企业管理的要求,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分析项目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确定项目的各项原则、要求、措施和过程。 问题: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5、项目策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6、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应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的装饰工程。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外镶贴陶瓷砖。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因木龙骨为甲供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外墙陶瓷砖和内墙砖的吸水率进行复试,对铝塑复合板核对了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事件2:在送待检时,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就进行了外墙饰面砖镶贴施工,待复验报告出来,部分指标未能达到要求。 事件3:抹灰工程中,技术负责人提出:对抹灰厚度大于55mm抹灰面要增加钢丝网片以防止开裂。 问题: 1.该工程中吊顶上安装灯具要注意哪些问题? 2.事件1中,施工单位对甲供的木龙骨是否需要检查验收?木龙骨使用前应进行什么技术处理? 3.事件1中,外墙陶瓷砖复试还应包括哪些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内墙砖吸水率复试?铝塑复合板应进行什么项目的复验? 4.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5.事件3中,技术负责人的提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6.抹灰工程中需对哪些材料进行复试?复试项目有哪些?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河南一建筑公司承建了石家庄市开发区某20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6000m2,建筑高度为66.3m,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为30×50×1.5m筏板基础。 工程在外檐装修时采用的是可分段式整体提升脚手架,脚手架的全部安装升降作业,以工程分包的形式交给了该脚手架的设计单位进行。在进行降架作业时,两个机位的承重螺栓断裂,造成连续5个机位上的10条承重螺栓相继被剪切,楼南侧51m长的架体与支撑架脱离,自45m的高度坠落至地面,致使在架体上和地面上作业的20名工人,除一人从架体上跳入室内幸免外,其余19人中8人死亡,11人受伤。经调查,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远超过材料能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2.7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施工队伍管理松弛。 问题: 1.请简要分析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伤亡事故为何等级?依据是什么? 3.筏板基础砼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简述防治措施。 4.施工安全管理负责制中对项目经理的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位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表如表1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调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m3,施工单位调整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m3,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位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问题: 1、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3中,针对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列式计算D工作调整后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位(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事件4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工作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价工作的新单价。 5、计算4,5,6月份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额和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额(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问题:

[单选] 在土方工程中,()常应用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填筑堤坝和路基等,最适宜于开挖含水量不超过27%的松土和普通土。

推土机。正铲挖土机。拉铲挖土机。铲运机。

问题:

[单选] 国标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龄期的强度来评定的。

3d和28d。3d、7d和28d。28d和28d。7d和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