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高级)题库>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34岁。有头痛史5年,久治不愈。现头痛,多在午后及夜间发作,两侧较重,痛如针刺,伴失眠多梦,急躁易怒,面色青黯,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脉细涩本病辨证为()

A.瘀血头痛。肝阳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血虚头痛。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刘某,女,36岁。右侧头痛反复发作已7年,疼痛加剧2个半月,平素性情急躁。来诊前右颞部剧烈搏动疼痛,痛连后项,伴呕吐,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其治则应选()

A.疏风散寒。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平肝潜阳。化痰降浊。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刘某,女,36岁。右侧头痛反复发作已7年,疼痛加剧2个半月,平素性情急躁。来诊前右颞部剧烈搏动疼痛,痛连后项,伴呕吐,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其选方宜()

A.川芎茶调散。天麻钩藤饮。大补元煎。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刘某,女,36岁。右侧头痛反复发作已7年,疼痛加剧2个半月,平素性情急躁。来诊前右颞部剧烈搏动疼痛,痛连后项,伴呕吐,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本病如果兼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等肾阴亏虚,水不涵木时,宜用()

A.杞菊地黄丸。大补元煎。右归丸。金匮肾气丸。以上都不对。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刘某,女,36岁。右侧头痛反复发作已7年,疼痛加剧2个半月,平素性情急躁。来诊前右颞部剧烈搏动疼痛,痛连后项,伴呕吐,面红目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本病辨证为()

A.风寒头痛。肝阳头痛。肾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王某,女,26岁。诉1周前产一女婴,生产时失血较多,产后即头晕,目眩,神疲气短,自汗,3天前出现手足抽搐,项背强急。现上症均存在,舌淡,苔薄少津,脉沉细。中医诊断为()

A.痉证(阴虚动风)。B.痉证(气虚动风)。C.痉证(气血亏虚)。D.痉证(热盛动风)。E.痉证(风毒入络)。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王某,女,26岁。诉1周前产一女婴,生产时失血较多,产后即头晕,目眩,神疲气短,自汗,3天前出现手足抽搐,项背强急。现上症均存在,舌淡,苔薄少津,脉沉细。其治则为()

A.滋阴熄风。补气熄风。清热解毒,凉肝熄风。益气补血,缓急止痉。祛风止痉。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王某,女,26岁。诉1周前产一女婴,生产时失血较多,产后即头晕,目眩,神疲气短,自汗,3天前出现手足抽搐,项背强急。现上症均存在,舌淡,苔薄少津,脉沉细。选方宜()

A.三甲复脉汤。醒和汤。圣愈汤。玉真散。羚羊钩藤汤。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李某,男,29岁。病已1年半,当初因冬天在冰河上行走,不慎掉入水中,其后出现四肢末端麻木不仁,双腿软弱无力,行走困难,卧床后逐渐不能自行翻身;现双手颤抖,双下肢肌肉萎缩,不能活动,自觉足胫部有热气上蒸,伴胸脘满闷,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细数。其治则为()

A.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大补阴阳。健脾益气。清热润肺,濡养经脉。清热燥湿,通利筋脉。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李某,男,29岁。病已1年半,当初因冬天在冰河上行走,不慎掉入水中,其后出现四肢末端麻木不仁,双腿软弱无力,行走困难,卧床后逐渐不能自行翻身;现双手颤抖,双下肢肌肉萎缩,不能活动,自觉足胫部有热气上蒸,伴胸脘满闷,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细数。该病例中医诊为()

A.痿证(肺热津伤)。痿证(湿热浸淫)。痿证(脾胃亏虚)。痿证(肝肾阴虚)。痿证(阴阳俱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