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1岁,平常身体健康,无诱因突然出现大量呕鲜血、黑粪,并迅速出现出血性休克,立即输血并反复用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洗胃,6h后胃管内胃液变清亮。对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12h后再次出现大量呕血、黑粪,并再次出现出血性休克,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黄疸、无腹痛、无胸痛和咳嗽。Dieulafoy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血管动脉粥样硬化。B.动脉瘤形成。C.静脉畸形。D.毛细血管扩张。E.黏膜下的动脉粗大达黏膜面而没有变细。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1岁,平常身体健康,无诱因突然出现大量呕鲜血、黑粪,并迅速出现出血性休克,立即输血并反复用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洗胃,6h后胃管内胃液变清亮。对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12h后再次出现大量呕血、黑粪,并再次出现出血性休克,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黄疸、无腹痛、无胸痛和咳嗽。下列处理方法中较合适的是()

A.外科急诊剖腹部探查并术中止血。急诊血管造影并栓塞出血部位的血管。再次急诊胃镜检查并镜下止血。输血、输液、使用止血药物,待病情稳定2d后再酌情行胃镜检查。输血、输液、使用止血药物,待出血停止后再行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41岁,平常身体健康,无诱因突然出现大量呕鲜血、黑粪,并迅速出现出血性休克,立即输血并反复用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洗胃,6h后胃管内胃液变清亮。对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12h后再次出现大量呕血、黑粪,并再次出现出血性休克,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黄疸、无腹痛、无胸痛和咳嗽。该患者最可能的一个诊断为()

A.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B.Dieulafoy病出血。C.胃癌出血。D.胆道出血。E.鼻咽部出血。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下列防治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严格无菌操作。导管和皮肤的规范护理。正确使用导管。酌情预防使用抗生素。最好选用下腔静脉途径,有利于减少感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下面不支持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诊断的是()

A.较长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B.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C.机体其他部位无明显感染迹象。D.血培养阳性,为大肠埃希菌。E.血培养和导管培养得到相同的微生物生长。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50岁,因间断腹泻3年,加重1个月入院,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克罗恩病,未正规诊治,有明显的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如果患者目前为中度营养不良,诊断指标不包括()

A.体重指数为16.5kg/m2。B.清蛋白为23g/L。C.肌酐身高指数为正常值的80%。D.前清蛋白为0.20g/L。E.淋巴细胞计数为1.0×109/L。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50岁,因间断腹泻3年,加重1个月入院,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克罗恩病,未正规诊治,有明显的食欲减退、乏力、体重下降等。如果该患者选择使用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优点不包括()

A.营养物质经过肠黏膜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B.可以维持和改善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止肠道细菌移位。C.肠内营养技术和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D.肠内营养安全有效、费用和并发症相对较低。E.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的效果更可靠。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5岁,4个月前进食海鲜后中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后稍缓解,无明显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此后反复发作,进食多时明显。无明显反酸、胃灼热和胸骨后疼痛。查体:上腹轻压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109/L,嗜酸细胞计数1.4×109/L,多次粪检无红、白细胞,无寄生虫及虫卵,隐血(-)。体重无明显减轻。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消化内镜下多点黏膜活检。全消化道造影。骨髓穿刺。腹部CT。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女,35岁,4个月前进食海鲜后中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后稍缓解,无明显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此后反复发作,进食多时明显。无明显反酸、胃灼热和胸骨后疼痛。查体:上腹轻压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109/L,嗜酸细胞计数1.4×109/L,多次粪检无红、白细胞,无寄生虫及虫卵,隐血(-)。体重无明显减轻。最可能的诊断是()

A.消化性溃疡。B.急性肝炎。C.嗜酸细胞胃肠炎。D.蛔虫感染。E.淋巴瘤。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37岁。主诉:腹泻1年,伴腹胀1月余。排粪3~4次/d,糊状,无脓血、黏液及食物残渣。起病后体重下降10kg,食欲、食量无变化,但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重。查体主要阳性发现:消瘦,腹部膨隆,全腹有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75%;尿常规正常;粪常规及隐血均阴性;血生化示转氨酶正常,胆红素正常,总蛋白52g/L,清蛋白28g/L,肌酐和尿素氮正常。对病因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

A.ERCP。PPD试验。核素淋巴管显像。肘静脉压测定。肝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