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5岁,2月份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1天。查体: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次日患儿头痛加剧,频繁呕吐,查体:颈部抵抗,克氏征阳性。化验血象WBC14.8×109/L。N95%,L5%,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蛋白2.0g/L,氯化物112mmol/L,糖0.55mmol/L。综合上述临床表现,本病应考虑()

A.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为明确诊断还需进行哪些检查()

A.脑脊液检查。血培养。血涂片。间接血凝试验。动物接种。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此患者应考虑到的鉴别诊断包括()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间日疟。急性血吸虫病。伤寒。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可能出现的临床分期包括()

A.低热期。寒战期。高热期。大汗期。恢复期。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6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视力正常,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E0.03,M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进行哪些检查()

A.肥达反应。血常规。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血清出血热IgM抗体。尿常规。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6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视力正常,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E0.03,M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此患者应考虑鉴别的诊断是()

A.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流行性感冒。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6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视力正常,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E0.03,M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病原治疗药物可选用()

A.青霉素G。磺胺嘧啶。吡喹酮。四环素。庆大霉素。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18岁,男性,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WBC15~20个/HP,RBC5~10个/HP。中毒性菌痢的临床分型包括()

A.单纯型。休克型。脑型。败血症型。混合型。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18岁,男性,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WBC15~20个/HP,RBC5~10个/HP。该患者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其病理损害机制包括()

A.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黏膜的直接损害。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黏膜固有层、繁殖引起炎症溃疡。痢疾杆菌在肠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肠溃疡病变。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0岁,排黏液脓血便2年,伴有下腹部轻度疼痛。近日腹痛加重,高热、衰弱。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9℃,消瘦貌,心率110次/分,律齐;肺部无异常。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肠鸣音消失。导致急性菌痢迁延为慢性的可能原因包括()

A.患者抵抗力低下。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细菌休眠期。合并肠道寄生虫感染。耐药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