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男,16岁,学生,持续畏寒、发热10天,神志不清1天。体查:T40.5℃,BP49/37mmHg,右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有压痛,右侧臀部可见5cm×6cm大小肿块,局部有红、肿、热、压痛,无波动感,血象:WBC22.0×109/L,N0.92,L0.08。病前1周打篮球时右足趾有刺伤史。本例最可能的致病原是()
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寄生虫。病毒。真菌。
问题:
[单选] 某年1月,某农村小学一年级,连续有3名儿童因高热、头痛、呕吐入院,其中两人有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预防该病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中,下列哪条是不必要的()
隔离患者。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补种菌苗。使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服药预防。
问题:
[单选]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天,于7月12日入院。体查:T40.5℃,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分,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15×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20%甘露醇快速静滴。肛温控制在38℃左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注洛贝林。抗病毒治疗。
问题:
[单选] 男,34岁,林业工人,发热、头痛、呕吐6天,于1月21日就诊。体查:T38℃,BP110/70mmHg,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腋下有少许点状出血,肝右肋下0.5cm,血象:WBC23.0×109/L,N0.65,L0.23,PLT30.0×109/L,异型淋巴细胞0.1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
问题:
[多选] 隐性感染与潜伏性感染的共同特征包括()
病原体仅限于人体内某一局部。可不出现临床症状。能经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发现。不断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是主要的传染源。
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SARS。莱姆病。
隐性感染者。潜伏性感染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急性感染期患者。艾滋病期患者。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鼠疫。狂犬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
问题:
[多选] 与传染病的传染强度有关的因素包括()
病原体种类。病原体数量。病原体毒力。传染病的发生季节。易感者的免疫状态。